今年,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达23万人。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要逐步向外疏解,是否会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在昨日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召开的“北京市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大会”上,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解读了政策背景,为高校毕业生找工作减压。
据市教委副主任叶茂林介绍,今年,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共23万人。截至4月底,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1.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整体就业形势稳定。
副市长杨晓超指出,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1万人。同时,来北京市求职的外地高校毕业生也在不断增加,加大毕业生就业压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既给高校毕业生营造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产业疏解和转移,必将加大北京毕业生供需总量压力和部分专业的结构性矛盾。”
杨晓超同时强调,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逐步向外疏解,从人才的结构需求来讲,对大学生就业未必不是好消息。“北京要构建高精尖的产业结构,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对人才结构需求档次提高,这让市场对高校毕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需求反而可能增加。”他同时指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中应有服务意识,要培养大学生的利他精神。(记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