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动物世界

南北极海洋微生物群落差异显著

南北极海洋微生物群落差异显著

2012-10-10 16:04:19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8日报道,一个六国国际联合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极和北极的海洋微生物群落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约高达75%的不同,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两极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该研究报告刊登在10月8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在线版上。

  这个国际小组的科学家分别来自加拿大、法国、新西兰、西班牙、瑞典和美国。其报告提出,对地球极地海洋微生物多样性最全面的比较表明,大约有75%的生物是不同的。这揭示了对生物多样性模式新的认知,并且将加强研究地球两极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突出进一步研究南、北极地的海上浮冰、季节性变化和淡水输入影响的需要。

  领导该研究的美国内华达州里诺沙漠研究所教授艾莉森·默里说:“我们认为各极地的环境条件有着显著差异,北极地区和南部海洋的选择机制在控制表面和深海群落结构中发挥著作用。”

  该报告第一作者、法国微生物海洋学实验室的教授让-弗朗索瓦·吉廖内说,科学家在沿海区域取样,发现两个极地微生物群落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有可能是由流入两极海洋的淡水所致。在南大洋,冰川融水占流入体系大部分淡水的成分。相比之下,北冰洋的淡水来自巨大大陆流域几大河流系统的更大脉冲,再加上冰川融水流入。

  研究人员发现,虽然表面微生物群落的出现是由环境选择占主导地位,深海群体更多的则是受历史上长期的影响制约,以及通过海洋环流连接,从生物地理上为确定全球海洋生物群体提供证据。表面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既不是纬度也不是温度直接驱使,而是短期的效应,如季节性河流输入或冰川融化形成群落成分。相比之下,长期的变化似乎给海洋深处带来更多变动。

  研究人员专门在冬季和夏季之间,从沿海到开放的海洋比较样本,以测试环境条件和传播模式是否或如何形成极地海洋中的微生物群落。在样品采集中,研究人员把从南大洋与北冰洋的表层和深层水网分别采集的20个样品与24个样品进行比较,额外包括从地球低纬度地区到极地采集到的48个样本。基于新一代焦磷酸测序技术,研究小组对样品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涉及从每92个样本中就超过80多万的序列。这是科学家首次收集到有高度可比性的前所未有的海洋微生物数据集,通过研究大量样本深入了解两个极地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

  研究人员说:“我们的分析确定了在表面和深海海域一些关键生物,其在推动两极群落之间的差异起着重要作用。不过进一步需要解决的是研究构成这些独特模式的生态和进化过程。”(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海洋六号:稳扎稳打 安全有效

      A海山是大洋27航次率先完成且任务量最重的海山,现在又成了航次的最后需要“攻克”的海山。早在第二航段之初,海洋六号船在这里连续工作了15个日夜,进行了以海洋环境为主的调查工作,并在此收获了新的...

    时间:09-28
  • 海洋六号:胜利背后的辛酸事

      时光流逝,转眼又到桂花飘香的金秋时节。9月22日上午,满载大洋27航次科考成果的海洋六号船,在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的现代船员队伍驾驭下,乘风破浪,同舟共济,历时一百多天,航程超过二万公里,克服重重困难,终...

    时间:09-28
  • 海洋六号:太平洋上的运动会

      “今天你比赛了吗?今天的项目小组出线没有?”这几句话成了返航途中海洋六号的流行语。为了庆祝海洋六号船圆满完成大洋27航次的主体科学考察任务,,船上临时党委组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平...

    时间:09-28
  • 海洋六号船全面完成大洋27航次科考任务

      9月18日下午4时,海洋六号船全体科考队员经过108天连续奋战,完成返航途中的最后一个环境测站的作业。这标志着海洋六号全面完成了大洋27航次的科考任务。  9月11日,正当海洋六号船返航穿过北马里亚纳群岛海域...

    时间:09-21
  • 新研究揭示海洋哺乳动物深潜原理

      人在深度潜水后如果回升水面速度过快,会出现恶心、身体疼痛等不适,而海象、海狮等海洋哺乳动物却能在深水中自如升降,美国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原因。  从深水迅速上浮时,人体会因气压迅速下降而在血液中...

    时间:09-19
  • 漂泊在纽约的中国画家群落

      几十年前我刚刚到美国在东部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做“访问”学者,本来是想找个地方关起门来好好读书、看博物馆的,学校让我代课,越代越多,身份就从“访问”开始变成“住家”,毕...

    时间:09-19
  • 国家海洋局正式发布钓鱼岛海域海洋环境预报

      中国国家海洋局11日宣布,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预报台11日起正式发布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  在继续保持原有海洋预报的基础上,国家海洋预报台将每天对钓鱼岛附近海域未来24小时海况、海浪和海温等海洋...

    时间:09-11
  • 中国拟发射8颗海洋卫星加强黄岩岛钓鱼岛等监测

      据《科技日报》报道,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蒋兴伟在国家海洋局数字海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第三届中国“数字海洋”论坛间隙向记者透露,按照规划,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包...

    时间:09-07
  • 国家海洋局:黄岩岛钓鱼岛海域已纳入监视系统

      中国海域动态监管正逐渐实现从近海向远海的覆盖。  国家海洋局日前透露,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卫星遥感影像,被纳入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这是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对...

    时间:09-03
  • 国家海洋局:黄岩岛钓鱼岛海域已纳入监视监测系统

      中国海域动态监管正逐渐实现从近海向远海的覆盖。  国家海洋局日前透露,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卫星遥感影像,被纳入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这是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对...

    时间:09-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