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杜金晖 何静 祝鹏钊
近年来,商洛围绕群众稳定增收,不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下,各地鲜食玉米迎来丰收,通过订单种植、农超对接等模式,有效带动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近日,在商南县富水镇桑树村水果玉米种植基地,400多亩水果玉米挺拔而立,种植大户刘全国和儿子刘顺正在查看玉米长势,商量采收事宜。
刘全国说:“玉米须像这种颜色发黑发红的,才标志着玉米即将成熟了。我们马上就要采摘了,大概就是三五天后。”
水果玉米是一个周期短、见效快、前景好的产业。今年5月中下旬,刘全国开始种植水果玉米,这几天就可以采收,最高亩产可达1500公斤。这种优质品种的水果玉米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刘顺介绍,他们种植之前,已经签好了购销合同,因为水果玉米采收周期比较短,预计3至5天,如果没有采收结束,会出现过老或者腐败的现象,因此采用订单模式种植和销售。这种“全进全出”订单模式,是为了保障玉米的口感,避免带来滞销困境。
笔者走进商州区金陵寺镇崔坪村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只见农户正背着竹筐穿梭田间,大家忙着分拣、装袋、搬运,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今年我们共种植鲜食玉米100亩,亩均增收800元。鲜食玉米的丰收让我们种植户的钱包鼓了起来,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商州区金陵寺镇崔坪村党支部书记崔建东说。
为确保鲜食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村委会免费为农户发放优质种子与专用有机肥,邀请农技专家定期驻点指导,产出的玉米颗粒饱满、汁多味甜,深受消费者欢迎。
崔坪村村民赵侃石说:“村里为了保证玉米品质,从选种到种植,再到施肥、防病、灌溉,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龙服务保障。我们早上5点就开始采摘,每天采摘甜玉米1万多穗。”
在销售环节,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积极拓展线上线下双渠道,一方面通过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宣传推广,另一方面与城区大型商超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有效打通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商州城区的天天乐超市负责人何飞说:“天天乐超市与崔坪村通过‘农超对接’模式,省去了中间多级批发商、零售商的周转环节,真正让农民从种植中获得更多收益。”
金陵寺镇干部南路说:“我们将通过争取政策资源、建冷库、延链条等举措,采取错峰销售、提高附加值等方式,不断提高产品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