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国内整车市场一改往年强势增长态势,出现滞涨现象,众多媒体与专家归结于国民提前消费。与国内市场滞涨现象截然相反的是国际市场对国产车的强劲需求,这使得国产车出口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公布的数据,8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62万辆,环比增长17.61%,同比增长82.77%。今年1-8月,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0.13万亿元,同比增长27.48%。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出口增量占国产汽车增量(39万辆)的比重超过一半,出口已经成为提升国产汽车市场销售的主要力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专家指出,国产汽车出口市场呈现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有所提升,国民购买力有较大增强,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国内车企努力的结果。据统计,进口中国汽车排名第一位的巴西,1-7月共进口了6.99万辆,与去年同比增长607%;第二位的俄罗斯,1-7月共进口了3.818万辆,同比增长229%。像非洲一些国家,如南非对国产车的需求量都有所放大。去年,巴西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消费市场,也占据了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1/6到1/7。
此外,根据历年整车市场出口厂家看主要是长城、奇瑞、吉利,今年国内市场的低迷令江淮、力帆、哈飞、比亚迪等也看到了机会,加大出口力度,这也是今年出口放量的另一个原因。今年1-8月,江淮汽车就出口了5万多辆,同比增长277%。据了解,自主品牌乘用车在中国本土市场占有量一再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它们向海外寻找新市场。在实行摇号购车的北京,自主品牌经销商陆续退市严重制约国产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国产车品牌纷纷走出国门,谋求新市场再度弱化国内市场的同时,却极大的拉动了国内汽车后市场企业采取跟随策略与民族品牌汽车同行,一起走出国门。由于整车出口的快速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快了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特别是与之配套的车饰企业的变相出口的节奏。随着国外市场国产品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及后市场车饰企业国际经验的丰富,产品批量出口及海外办厂将会成为国内车饰企业发展的新路径,从长远来看,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虽然自主品牌车企逐步打开了海外市场的销路,但是整车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和中东地区等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当地购买力有限,出口车型相对低端,汽车出口平均价格仅为1.23万美元,远远落后于我国进口汽车平均价格。“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很迅猛,这是可喜的一面。但是,出口产品的含金量相比进口产品明显更低,这个差距,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追上去。”有关专家指出,目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尚未在发达国家扎牢根基,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等国家,主要通过高性价比赢得中低端市场。
以往,国内的汽车用品展会鲜有国际买家参与进来,寻盘量几乎等于零。从今年已举办的几个汽车用品综合大展,如雅森主办的北京汽车用品展、宏达主办的郑州汽车用品交易会等情况来看,来自国际的买家有所增多,在展会上总能见到仨仨俩俩成群的国际友人与参展商进行接洽。雅森国际总经理谢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我国汽车用品展会的国际买家寻盘量相对国内买家的差距仍很大,但是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国内饰产品进口的刚性需求的增长,以及民族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量的激增,这将会加大国际买家来华采购力度与频次。国际买家现场采购将是未来国内汽车用品展会的亮点,因此,国际买家的邀请工作也将会是展会主办方的重中之重。他认为:通过展会平台,可以实现汽车用品企业综合实力的跨越,进入国际主流汽车市场指日可待。
国产品牌汽车的大幅出口极大的拉动了汽车用品行业的出口产业。目前,国内纵身汽车装饰、汽车养护领域的企业瞅准契机,纷纷以高性价比的产品希望能挤进整车市场的配套领域,借势开发国外汽车用品市场,然而难的就是与整车配套机构“联姻”对于国内汽车装饰、汽车养护处于发展阶段的绝大多数企业鲜有将视角谋及海外,即使海外市场的巨大空间也只能放任逐流,只因为精力、能力及其机遇问题。然而对于已经将视角触及到海外市场的汽车用品行业企业而言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广州市来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品牌“小提琴”)总经理陈宗渊说:截止到9月,“小提琴”产品销量增长了10%。中国汽车出口量增大,不但带动车饰企业的生产量,同时让我们有了跟着整车往外走的机会。随着我们国外市场的拓展,将有机会在国外设点,直接开拓运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