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准进行试车和学习驾驶机动车。
3、不准匝道、加速车道或减速车道上超车、停车。
4、不准骑、压车道分界线行驶和在超车道上连续行驶。
5、不准右侧超车。
6、除遇障碍、发生故障等必须停车的情况外,不准随意停车、停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贷物。
7、除因停车驶入或驶出紧急停车带和路肩外,不准在紧急停车带和路肩上行车。
8、禁止在行车道上修车。
9、除救援、清障车外,禁止其他车辆拖拽故障车、肇事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10、除执行紧急任务的人民警察外,禁止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查车辆。
11、不准向车外抛洒物品。
一、提高驾驶员素质是安全行车的首要措施
在高速公路上影响行车安全的诸因素中居首位的是驾驶员因素。各类交通事故绝大部分都离不开驾驶原因,而死亡事故中更是与驾驶员不懂交通法规、安全常识和违章行为较为普遍,精力不集中,疲劳等原因有关。因此,有效地提高驾驶员的素质是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的关键。
(一)要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素质,提高驾驶员法律观念和安全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名符其实的驾驶员,就必须接受正规的培训,以正当的渠道取得驾驶证,牢固地掌握交通法规、驾驶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行车安全打下良好基础,任何一非正常渠道得到的驾驶证都是“先天不足”的,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驾驶员的技能。学开车容易,开好车难,开车无事故就更难。驾驶员要想达到行车无事故,就心须不断学习、提高驾驶技术;虚心学习,经常总结成功的驾驶经验;尽可能多地掌握车辆方面的知识,做到既会开车又懂车,才是一名合格的驾驶员。
(三)自觉接受安全教育,遵章守法,养成良好的法制观念.交通意识和职业道德,避免发生可能危及交通安全的行为。法制观念是驾驶员应具备的素质,也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要懂得高速公路上交通法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行车。
1、杜绝无证驾驶。我国每年交通事故中因无证驾驶致死亡人数达3000人以上,其主要原因就是无证人员没有受到过正规的驾驶训练,缺乏必要的驾车常识,遇到紧急情况就束手无策。
2、防止酒后开车。酒后开车对安全行车危害极大。全国因酒后驾驶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车死亡人数的2%~3.1%,足见饮洒对行车安全的危害。
3、高速公路行车要注意力集中。由于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疏忽大意,措施不当,造成的事故大约占事故总数的30%左右。因此,在高速公路行车集中精力,熟知熟记高速公路安全行车常识,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4、防止行车疲劳。疲劳驾驶是造成重大事故的重要原因,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会产生心理和生理疲劳,使感觉机能降低,判断失误和操纵失误增加。再加上一些重效益轻安全,不顾疲劳长时间驾驶埋下了事故的隐患。高速公路行车一定要防止疲劳驾车。
二、要懂得高速公路上安全行车技术
(一)熟悉哪些车辆和人员不得进入和未经批准不得进入高速公路。根据《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全挂牵引车以及设计时速低于70公里的车辆不得进入高速公路。机动车载运危险物品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后,按指定路线、时间、车道、速度行驶,并严格遵循危险物品的包装方法及注意事项,悬挂明显标志;机动车载物长度和宽度超出车厢,高度超过《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的,必须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后,按指定路线、时间、车道、速度行驶,并须悬挂明显标志。实习驾驶员不准驾车行驶高速公路。行人、非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