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驶入高速公路前的准备与检查要充分。车辆驶入高速公路前,驾驶员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与车辆检查,这是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成功经验。
1、掌握高速公路有关情况,驾驶员进入高速公路前应掌握《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的内容,了解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含义,并翻阅有关高速公路上的介绍和安全行车书籍,熟悉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方法等;应了解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设施、服务设施及行驶方向、主要路经地、出入口,确定自己应从何处驶入高速公路,应从何地驶出高速公路,要安排好行车计划,做好精神准备,携带必须的工具、用具,尤其是故障车警告标志、灭火器等。
2、掌握天气情况,雾、雨、雪、大风不宜驾车驶入高速公路,确属必须驾车进入高速公路时,要及时收听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路况预报,注意掌握高速公路信息板发布的信息。
3、认真检查车辆,在高公路上由于车辆检查不充分而发生故障和事故比一般公路要多,在高速公路行驶前,特别要对车辆的燃料、润滑油、冷却水、转向器、制动器、灯光、轮胎等部件及车辆的装载情况进行检查。
4、要系安全带,调好安全枕,锁好车门。
(三)熟悉高速公路路口处的通行方法。
1、要确认车辆行驶路线,经常注意指路标志,不要驶错方向,进入高速公路后,要遵守限速规定,要注意其它方向驶来的合流车辆,防止发生刮擦,注意了解信息板通过的当天道路及交通状况等。
2、要注意收费站附近的注意事项。接近收费站时,一定要降低车速,选择合适的收费通道交费。在收费站停车交费时,停车的位置要使驾驶室位于收费员的面前,驾驶员可伸手拿到收费员所给的收费凭证。交费时,要预先准备好应交零钱,否则会延长停车时间,给后车带来麻烦。通过收费站后,各收费通道的车辆均要加速驶向行车道,这时要注意周围的交通情况,把握好其他车辆的状态,确保安全。
3、要从加速车道驶入行车道。在加速车道上加速时,要开启左转向灯,要密切注意左侧行车道的车流状态,同时用后视镜注意后方的情况,要充分利用加速车道的长度加速,确认安全,平顺地进入行车道。
(四)分车道行驶。
首先要注意车道划分,我国的高速公路大部为双向四车道、六车道,部分路段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高速公路以沿机动车道行驶方向左侧算起,第一条车道为超车道,第二第三条和其他车道为行车道。其次,要注意分车道行驶规定。《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14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通行时,应当在行车道上行驶。设计时速高于130公里的小型客车在第二条车道上行驶;大型客车、货运汽车和设计时速低于130公里的小型客车在第二、三条车道上行驶;大型客车、货运汽车和设计时速低于130公里的小型客车在第三、第四条车道上或者向右顺延的车道上行驶。摩托车在最右侧车道上行驶。再次,要注意车道内的行驶位置。高速公路车道的宽度为3、5米至3、75米,车辆行驶时,应在行车道内稍微靠右行驶,这样被后车超车时可保持较大的横向间距,有利于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五)注意行车间距。
1、要注意行车间距的规定,高速行驶中需要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正常情况下,当行驶时速100公里时,行车间距为100米以上;时速70公里时,行车间距为70米以上。
2、要注意停车制动距离。高速行驶时,之所以要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主要是因为高速行驶时,从驾驶员获得制动信号开始,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到汽车停下来,这段距离比较长,注意包括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3、要注意行车间距的确认。在高速公路上,专门设有为驾驶员确认行车间距的标志,在此路段上行驶,驾驶员应检验并调整行车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