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告诉记者,这种零食对孩子们的诱惑特别大,“味道浓烈,刺激食欲,搞得他们都不爱正经吃饭了,听说很多孩子中午吃几口就倒掉,然后跑去买零食,有的一买就几十包,大家分着吃,反正很便宜。”
一名培正小学的学生说,这些零食味浓,很辣很香,大超市没有卖,大家吃了还想吃,非常刺激。一般喉咙辣得生疼时,他就会买一瓶冰冻饮料,猛喝的同时感觉非常舒服。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店主都表示,这些零食销路最好的就是香辣类零食,学生们吃了还想吃,甚至有不少人会上瘾。
对此,有营养专家告诉记者,这些大量使用香精、添加剂来增加味觉的儿童食品,容易使孩子对浓烈味感形成依赖,对牛奶、蔬菜等清淡却有营养的食品就不爱吃,长此以往,会影响其他方面营养的摄入,导致膳食结构不合理、不均衡。
在天河中学、体育东路小学、体育西路小学、天荣中学附近的天河南二路、六运小区、体育西横街、石牌西路、天河村等街道,花花绿绿的廉价零食同样充斥着周边摊档。
记者随手在某摊位前拿起一包麻辣条,用手一撕,一股浓烈的香料味扑面而来。入口一尝,麻、辣、甜,味道着实很重,多吃两根,舌头开始发麻,而旁边的学生却吃得津津有味。这包麻辣条标注的产地是郑州某食品有限公司,针对其外包装上印着的卫生许可证号,记者遍查卫生部、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卫生行政许可,都没查到这个号码。
体育西路小学门口附近有一家炸鸡柳流动摊贩,档主一边忙着收钱找零,一边用拿过钱的手抓着鸡柳下油锅炸。在一些煎炒类、烧烤类流动摊档上,摆着许多青菜、豆腐、鸡翅等各类食品。放学时间一到,不少学生走出校门就直接光顾这些小摊档。该校5年级的曹同学称,这些摊点的鸡翅味道很浓,比家里做的正宗许多,他每个星期都会来买。
“原装进口”零食来路不明
在培正中学旁边的一家文具店,店里不仅售卖文具,还摆放了各种零食。这些零食琳琅满目,包装精美不说,还出现了不少外国食品。
“这些食品都是原装进口产品,每袋要1元到2元不等。”一名中年妇女模样的店主介绍,她们比其他小店稍微高档一点,但多数零食的价位仍然是5毛钱。该中年妇女掏出几袋零食向学生推荐,称是韩国原装进口的,只要2块钱。包装上基本全是韩文,大家根本看不懂。
据了解,根据《产品标识标注规定》,产品标识所用文字应当为规范中文。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或者外文,汉语拼音和外文应当小于相应中文。
店主解释,这是她从韩国经销商进的一种糖类零食,对于其他的也是一无所知。至于原料和食用方法等产品介绍,要懂韩语的人才能看懂。在这堆外国食品的货架中,记者还看到所谓来自日本、泰国、越南等地方产的零食,包装标示都用这些国家的文字所写。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选购这些所谓国外食品的学生,多数是小学5年级以上,高一年级以下的女生。
奶茶店碎冰用砸 开包装袋靠咬
“阿姨,一杯雪碧蓝莓”、“我要一杯可乐奶茶”、“一支火腿肠”……在同德围文峰小学附近一家奶茶铺,一群小学生争先恐后地向店主递钱买零食,店主接过钱的手拿起一次性杯子就往里装各种颜色的东西,递给正在等待的孩子。
这是日前记者在同德围调查时看到的一幕。
6月8日下午1:20,离下午上课还有25分钟,上学的学生络绎不绝,途经奶茶店时,大多会选择来此光顾。
学生们买得最多的是所谓的“奶茶”。这些奶茶都是店主自制的。店主并没有戴手套,她那接钱的手很快就掏出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往里面装些冰块,接着拿起苍蝇“吻过”的有着一层厚垢的瓶子,倒进一些奶色东西,然后根据学生的选择添加可乐、橙汁或者雪碧等东西,再用那尘垢明显的封口机给杯子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