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轮调控政策,为的是稳定房价,让更多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可没想到,如今“房”却俨然成了婚姻强有力的“第三者”,更有甚者还被当了真离婚的“托儿”。乱象之下,浑水摸鱼的来了,假离婚隐患频现,谁应担责?
无语
有网友戏言,现在听说认识的人离婚了,下意识的反应是:“他要买房?”如果说最开始有人用离婚来获取利益算是“没底线”,民政局里蔚为壮观的离婚大军表明,越来越多的人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现在听说认识的人离婚了,下意识的反应是:他要买房?”
明丽(维情网婚姻咨询师):
这个月过来咨询离婚的人数一下子多了起来,大概能涨个三五成的样子,可把我们忙坏了!而且跟以往不同的是,很多夫妻不光自己来,还拉家带口一起来。公公婆婆、丈人丈母娘……旁观亲属的离婚意志往往比当事人还坚定,离婚都快变成关乎全家福祉的“盛事”了。
看到这种情形我们真是特别无奈,现在的人做事太盲目,后悔的时候再哭就来不及了。但大家又都很固执,一百对夫妻当中,能听进去我们的意见、答应回去再好好考虑考虑的也就三五对,还有很多当事人甚至认为我们的规劝是在挡他们的财路。
满江红(上海睿家社工服务社副主任):
民政局设有接待室,在离婚前要进行材料审查,了解财产分割、子女问题等。我们在接待室都设有“劝和点”,发现有情绪激动的、抹眼泪一个劲儿哭的,可能是冲动型、赌气型、懵懂型离婚的,就会介入,建议他们接受免费的情绪梳理交流等。“劝和点”效果还是不错的,去年光在浦东新区就劝和了500多对,只要愿意接受帮助的夫妻,70%能劝好。
但年后离婚的明显多了,以前每天25到30对,3月初达到每天60多对,都得排长队离婚,而且很多夫妻兴高采烈的,手牵手“黏糊”在一起。以前我们看到这种假离婚的还会上去说一说,提醒一下有风险之类,后来越来越多,说不过来,也没法说,人家也不听啊!就连队伍里真离婚的,看到他们都被感染了,觉得离婚挺开心,没啥大不了的。
苦果
“亲亲热热离婚,开开心心买房”,愿望总是美好的,结局却未必甜蜜。最可悲的是枕边人“以房为幌”,到头来房子没弄着,还被算计一场,人财两空。说来有点儿残酷,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或许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小。
“婆婆怂恿假离婚,赔了媳妇折了房子”
明丽:
很多夫妻都信誓旦旦地说对彼此有信心,对自己的爱情有信心,但是别忘了,爱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找我咨询的客户当中就不乏假戏真做的。上海一对“80后”小夫妻,没有孩子。结婚两年多,丈夫就“撺掇”妻子于小姐办个假离婚,说抓住大好时机入手第二套房。于小姐也没想太多,听从丈夫意见,火速办了离婚手续。
刚过一个礼拜,于小姐就哭着跑来找我,说丈夫手续刚办好就收拾东西从家里搬出去,跟另外一个女人同居了。她去质问丈夫,人家根本不认账,就只说“哎哟,开玩笑啊?离婚怎么会有假的,我们因为感情不和离婚,在民政局可是有备案的。”对于这种情况,我也实在没有办法调和。
于小姐还算幸运的,至少离婚前丈夫“有良心”,把房子留给了她,有的客户更惨。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跟妻子都是第二次婚姻。他们想买二套房,但女方因为缺乏安全感,在离婚这件事上还有些犹豫。婆婆为了安抚媳妇的情绪,也为了抢占先机“速战速决”,同意把房子划归到女方名下,媳妇最终下定决心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