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记者走基层

尖角村的职业种菜人

尖角村的职业种菜人

2016-03-09 08:42:0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记者 王尚锋
  初春时节,记者走进洛南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尖角村,只见整洁的道路,整齐的绿化树,千米长的文化长廊,精致的文化广场,这些焕然一新的面貌,构成洛华公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城关街道办农牧站站长岳书生介绍说,这个村是全县有名的蔬菜基地,已成为城区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菜篮子”,好多群众都是蔬菜种植大户,也有不少蔬菜种植“名人”。
  一人发展设施蔬菜300亩
  2月25日,在尖角村东河组,蔬菜种植大户张平正安排人在大棚里收拾菜地,准备培育菜苗。“最初自己对蔬菜种植技术一点也不懂,就连对西红柿的早晚疫病、灰霉病都不清楚,谈何种植呀!”只有初中文化的张平说,后来经常到县植保站请教专家,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张平顺利申请到了贷款,积极发展设施蔬菜种植。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张平的设施蔬菜种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从一个传统的种植人转变为专业种植大户。
  张平还利用全县烤烟育苗大棚的空闲时节,把全县7成左右空闲的烤烟大棚租来发展设施蔬菜。今年,他承包了300多个棚种植300亩蔬菜。目前雇有管理人员10名,产销旺季要雇150人左右,在自己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群众的增收。
  年薪十万当蔬菜技术指导
  崔雪峰是村里的副支书,也是蔬菜种植大户。崔雪峰为人憨厚实诚,做事本分踏实肯钻研,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狠劲儿。自从1999年村上兴起种植大棚菜那阵,崔雪峰就积极参与,在镇上技术干部的指导下,建起第一座日光温室,仅半亩日光温室就创收上万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蔬菜大棚的管理问题、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成了菜农的心头病。崔雪峰向农业局专家学习大棚蔬菜管理,向土肥专家学习施肥技巧,多次赴外地学习先进种植技术,买回蔬菜种植技术书籍日夜钻研,熟练地掌握了种植蔬菜的关键技术光照和温度。他承包了日光温室、大弓棚,又自建2亩地的大弓棚,一年下来创收10万元左右。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目前,他是具有中级职称资格的职业农民。
  提起这两年的发展。崔雪峰高兴地说:“2014年至2015年,我被保安镇一现代农业园聘请为技术指导,专门管理园区的70棚蔬菜,年薪10万元。闲暇之余,回家照看自己的大棚蔬菜,抽空还作净水器的生意,一年下来收入不菲。”
  群众几乎户户有产业
  张婵芳是东河组村民,这两天也在菜地里忙活。张婵芳说除在家里种植大棚蔬菜外,这几年还到商州大荆镇承包了8个日光温室务蔬菜。
  村主任齐善民说,村里目前不仅有张平、崔雪峰等种植蔬菜大户,也有王拥军等劳务大户,经常外出包工干活,一年能带100多名村民外出搞劳务。加之村里驻有多家企业,一些村民就近就业……目前,村里可以说是出现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的喜人局面。
  村支书陶军峰说,这些年,经过“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尖角村从当年的3座日光温室,发展到现在的64座,标准弓棚299座,设施蔬菜400多亩,加上露天蔬菜,2015年全村蔬菜一项收入近2000万。蔬菜已成为尖角村农民收入的第一大项,也是闻名全县的设施农业第一村,出现了县城居民吃菜三成靠尖角的局面。目前,村上也在积极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继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主打特色和品牌,持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争取让大伙齐步够格早日步入小康生活。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