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坛画苑 > 书画欣赏

丹青一抹绘千秋六位美术家国庆回眸

丹青一抹绘千秋六位美术家国庆回眸

2014-09-28 11:31: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972年我调到包头日报社当美术编辑和记者,走访了工厂、农村、牧区、矿山,画了大量的速写。可以说,年轻时多方面的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对于我的成长都特别重要,而多画种的锻炼,也是一种极为有利的专业养成。

  1978年,我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并受到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黄胄等大家的教诲。曾经多画种创作练就的造型能力和创作经验让我在人物画特别是主题性创作上大有用武之地。如作品《远山》,我尝试将西方的色彩引入中国画创作,以丰富中国画的笔墨。

  在我看来,有着独特文化精神的中国画是传统的,也是开放的,它在发展中不断实现着吸收、融汇与改变:汉时佛教艺术的传入,使中国画在单线平涂的基础上有了凹凸渲染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为中国画注入了宏大劲健的精神气质;唐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再次打通,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中亚文化;近代以来,西方古典绘画和现代艺术更是对中国画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和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中国美术不断获得新生并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200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创办了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并经过艰苦努力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我也于2005年当选新一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这不仅扩大了中国在世界艺坛的发言权,也为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赢得了更多机会。

  对时代精神和生活感受的理解,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极为重要。为此,中国美协特别重视为艺术家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这些年举办的全国美展,推出的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少数民族题材系列展览,以及从未间断的写生、调研等活动,都旨在抓住这个伟大民族复兴的时代机遇,将中国美术推向新的高峰。

  在海峡两岸穿梭

  台湾师范大学讲座教授 刘国松

  自1981年我首次回到大陆进行两岸现代水墨艺术交流,迄今已有30余个年头。回想当年,我是以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的特殊身份才得以由香港进入大陆的,而这样的行为在当时是不见容于台湾政府的。反观今日两岸艺术界交流之频繁与全面,毕生致力于水墨现代化和两岸艺术交流的我,无比欣慰。

  我是在1981年中国画研究院正式成立时受首任院长李可染之邀来到北京的。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带了两幅作品参加了开幕大展,果然引起了画家们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说:中国画怎么还可以这样画。之后,时任中国美协主席江丰邀请我在内地举办个展。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