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坛画苑  »  书画资讯

细雨清风伴书来——《醉柳轩随笔》驾到

细雨清风伴书来——《醉柳轩随笔》驾到

2011-08-22 15:46:58

  细雨清风,驱除了三伏的酷热。中午饭后,在若有若无的雨丝中信步出门。逛至一小书店,正翻看间,手机响,是托运公司的,告知书到了。当即返回。

  验收完毕,坐下来翻开书来,心里免不了生出一番感慨。这本书编得有点即兴,出得却很省心。与《人迹霜桥》相比,页码正好相同,但由于这本用的是轻型纸,看起来却比那本厚了许多。拿在手中,感觉还是不错的。封面的色调有些微调,与原来看清样时寄来的那个偏红的色调相比,显得沉静典雅了许多。我是比较喜欢的。但愿朋友们也喜欢。

序言

刘少鸿

  新居楼下园中,有大树十余棵,皆四五十岁之老柳也。入住之时,正是春夏之交,老树新枝,冠盖亭亭,葱笼茂盛,摇曳多姿。我固喜柳。因其体形也柔弱,其姿态也婆娑,然其好活好养,又突显出生命力的顽强旺盛。此种精神风格,正是我所求者也。处书房,推南窗,望之令人神清目爽。曾在方英文兄和孙见喜处赏书论字,遂生习字之意。英文手术后,我去看望,顺路去书院门购得纸笔若干,回来后遂展纸试书,作望柳园三字。次日贴于博客。英文看后,大加鼓励,并留言建议:“望柳,与柳尚有距离,似不如伴、邻、随、枕、问、语、含(窗含诸柳)、闻(夜来倾听柳絮语)等等。当然,‘眠花宿柳’就另外意思了。或可调整一个顺序:柳望园。我看不看柳无所谓,柳,却是总想看我呢。‘青山见我多妩媚’嘛。”诗人慧玮看后,说:莫如“醉柳”好。此言一出,当即令我心动。慧玮好诗好酒,醉字正如诗眼。轩即门窗也。依窗醉柳,情景颇佳。以此为书斋名,大好。

  闲暇时置身书房,信手抽本闲书来读,有感时随手作点读书札记,或记点生活琐事,发点小感,本不是为发表而写。但有的小段贴于博客,朋友看了很喜欢。比如西安手术回来后拉拉杂杂所记下的经历,姚书铭先生几次给我留言,说要拿去在他主持的报纸上发表。我说那只是一些随手所写的散乱文字,毫无章法可言。他却说他就喜欢这一类的性情文字。想想也是,有些文章写得很长,洋洋数千言,核心的也就是那么几句。至于文本章法,并不是作文的根本目的。我读明清随笔,就深有所感。比如《两般秋雨龛随笔》、《巢林笔谈》等,大多三言两语,随心所欲,不拘章法,率性而为。内容则包罗万象,说人述事,品评诗文,记趣志异,或者说就是日记杂记一类的东西,但读来却别有一番情致,不乏启人心智之处。我想这可能才是本来意义上的随笔吧。

  英文兄有《柳语》曰——

  “世上万物,唯树最佳。树族里面,以柳为君也。南国多垂柳,北方多旱柳,原因全在一个水字。柳是水的化身,柳之爱水,一如文士爱书、侠客迷剑,那基本是一种本能。所以南国的柳,身子固然向往天空,而叶条始终垂下水面,展示了一种柔弱哀婉的恋情。北方干旱,只有夜间的空气里,含有较多的水分,所以柳有怒发冲冠之态,实则为了贪饮几滴露水而已。”

  “全世界的柳,大概有四百多种,但是柳在中国,或者说中国的柳,则是中华文化别样的符号。柳是和平之树、温柔之树、爱情之树。柳与杨原本是两种树,但是杨柳在《诗经》里,在唐诗宋词里,在明清山水画里,在越剧黄梅戏里,却是难以分辨也毋需分辨的。杨柳或者柳杨,是春天,是花絮,是仁与慈,是美与色,是阿门是阿弥陀佛,是理想与彼岸。”

  方兄聊聊数语,道尽柳之精髓。我自无需再言。遂录之。以为序。

  • 相关阅读
  • 柞水廉政文化“六进”活动氛围浓 阵阵清风润心田

    柞水兴起广场舞(资料图片)  时下,走在柞水千米休闲长廊、小区院落、三道井公园,悠扬的廉政歌曲,有长笛、二胡等乐器的伴奏声此起彼伏,更有“这几年廉政文化搞的好呀,咱隔壁安宁了,女主人不赌博了改跳...

    时间:08-05
  • 围甲联赛榜首PK 棋圣驾到

      今日,2010赛季金立手机杯全国围棋甲级联赛将展开角逐,其中,联赛积分榜排名前两位的安徽宁国市政队和西安曲江队之间的PK无疑是一场焦点之战。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棋圣聂卫平为主帅的“聂家军”安徽队...

    时间:05-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