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坛画苑  »  书画资讯

其实诺贝尔文学奖也有规律

其实诺贝尔文学奖也有规律

2012-10-11 10:24:48

  从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挂上钩开始,国人对诺奖就开始空前关注,漫天猜测布满文坛内外,国外博彩业也开出赌盘,甚至连星座分析师也前来插足预测了一番,所有的获奖对象都被一一预测后,还有人说也许最终会爆冷。

  到底是什么样的“喜好”左右着诺奖评委,让我们回顾一下近两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找一找诺奖的获奖规律。

  语言是首要因素

  诺贝尔文学奖有一个怪现象让读者很难忽略,自1895年诺贝尔文学奖开设以来,获奖作家多来自欧洲和北美,亚洲仅有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和以色列的阿格农获奖。难道是亚洲作品真的在艺术价值上低于欧美作品?答案是否定的,回顾这100多年来的亚洲文学,好作品数不胜数。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亚洲作品难以在诺奖中站稳脚跟。语言,就成为了首要因素。

  试想一下,如果你手上有一本英文书,所有单词都认识,但就是看不懂,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文学作品是具有审美性的语言艺术,对它的价值判断应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即便能看懂所有文字,也不见得能完全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族习俗、独特的艺术表现。

  亚洲作品很少以全英文书写,评审学识再丰富也不可能了解世界各地的特有文化。于是,翻译就成为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翻译者对于作品的理解越深刻,作品自然越好,反之,必然会降低原有作品的艺术价值。所以,语言仍是左右诺奖价值判断的条件。

  群体记忆的描写

  从近十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描写二战或是种族主义的作品就占了一半。2007年的获奖作品《呼吸秋千》与2009年的《金色笔记》就是典型。《呼吸秋千》讲述了“二战”结束时与纳粹政权合作过的德国人受到的非人待遇;而《金色笔记》,其中的一部分则描写主人公作为作家在非洲的经历,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

  群体记忆是一个群体对自己特定文化经历的记忆。有人认为,这是赤裸裸的对亚洲文学的不公。其实,这样判断有失偏颇,就像抗日战争对中国民众造成的影响一样,对于欧美来说,二战、种族主义都是他们社会和个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描写以群体记忆事件的作品,自然就更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也获得诺奖的青睐了。

  理想主义的亮色

  诺贝尔的最后遗嘱中,提到诺贝尔文学奖对于“理想倾向”的重视。希望“授予在文学领域中创造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优秀作品的人”。于是“理想倾向”一词,在诺贝尔奖105年的历史中从未中断。

  我们如何去理解“理想主义倾向”?陕西青年学者陈仓认为,“就作品本身来说,诺文学奖的指向是作品的‘理想倾向’,很在意是否关注人类精神困境,作品的社会影响力。”要么是作品中主人公对真、善、美有强烈的追求,要么,是作家在作品中要肯定、倡导一种符合人性发展、人道主义的生存方式。

  可以想象,如果作品没有这一理想主义的“亮色”,获奖是不可能的。(三秦都市报)

  • 相关阅读
  • 伊布角逐诺贝尔文学奖? 球星自传可PK作家莫言

      据瑞典媒体昨日爆料,凭借去年上市的自传《我就是泽拉坦·伊布拉希莫维奇》,伊布已被列为将于11月13日揭晓的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候选人之一,但从各方面分析来看,这很有可能只是瑞典媒体对即将到来的...

    时间:10-10
  • 诺贝尔奖将开颁 大热门莫言:千万别提这事儿了

      诺贝尔奖今天开颁  莫言成文学奖大热  莫言:千万别提这事儿了,一谈就有人来攻击  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高密,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以山东高密东北乡为原点,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

    时间:10-09
  • 诺贝尔奖与中国——答云南都市时报闫钰

      1、不久前,全球著名博彩公司Unibet在网站上公布了诺贝尔文学奖奖项的赔率表。 中国作家莫言荣登榜首,引起国内文学界对诺奖更高的关注与热情,莫言对此表现较为淡定,目前已回老家安心创作。怎么看待这一事件?...

    时间:09-12
  • 我省戏剧文学创作再丰收 阿莹获曹禺戏剧文学奖

      《米脂婆姨绥德汉》剧照 由陕西省戏剧家协会推荐,我省剧作家阿莹创作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荣获第二十届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9月6日,在曹禺故里—&mdash...

    时间:09-07
  • 华裔作家刘宇昆斩获“科幻界诺贝尔奖”

      北京时间昨天(9月3日)上午,在芝加哥举行的2012世界科幻年会上演了压轴大戏——被誉为“科幻界诺贝尔奖”的雨果奖,举行了颁奖典礼。  华裔作家刘宇昆(见右图)果然不负众望,他的作品《...

    时间:09-05
  • 诺贝尔奖获得者施密特:未来宇宙将一片空寂

      浩瀚宇宙为天文学家的观测和研究提供了无限可能。谁能想象,璀璨星空正在不断远离我们,终有一天会永远消失?然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布莱恩·施密特指出,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宇宙终将消散。...

    时间:08-24
  • 诺贝尔瓷砖存色差 厂家承认样品可能误导

      市民曹小姐向媒体维权频道反映,她在红星美凯龙真北店购买了诺贝尔塞尚印象地砖,铺设完成后发现在色差和平整度上均有问题。经过现场查看,售后人员称色差确实严重,但卖场领导又改口称这是正常现象。  瓷砖白...

    时间:08-20
  • 两性养生:女人每周至少一次 规律爱爱很重要

      提到每个月都要“造访”一次的月经,绝大多数女性联想到的都是心情郁闷、腰酸背痛,还有那突然出现、让人措手不及的担心。于是很多人在心底暗暗期望:要是能不吃药就自己掌控月经就好了!其实,做到这...

    时间:08-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