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立足于改作风、提效能,集中开展了三个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开展“‘三公’经费开支过大”专项整治,市级“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0.9%,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开展“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专项整治,市直财政系统“八个不让”(即不让学习在我这里间断、不让应传递的业务在我手里中断、不让正在办理的事项在我手里积压、不让差错在我手里发生、不让办事的同志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不良习气在我身上出现、不让文明机关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不让商洛的形象在我局受到损害)的作风要求得到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等文明服务规范得到全面推行,真正做到了为群众服务零距离。通过开展“扶贫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专项整治,督促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了报账制度,强化了资金监管,保证了资金安全。
市财政局立足长效管理,切实抓好制度机制建设。对现有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废立并举、修订完善,形成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的制度体系。结合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实际,新建和修订了《财政工作人员廉洁从政行为准则》《商洛市财政局一次性告知制度》等22项制度。据统计,今年以来,市直财政系统会议减少了17.2%,文件简报减少了13.6%,评比表彰减少了45%,清理办公用房260平方米,压缩“三公”经费14.5%,清理干部在企业兼职8人,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项。通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使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为做好财政经济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服务经济为“重”:保障发展 改革创新
市财政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保增长、抓增收、控一般、惠民生、强管理、推改革的工作思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千方百计抓收入,全力以赴保增长,尽心竭力惠民生,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制约,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持续下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结构性减税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财政部门迎难而上,负重奋进,坚持把抓收入作为第一要务,付出了比以往更加艰辛的努力,采取召开形势分析会、收入协调会,财税部门领导分片包抓、下沉一线,对重点税源提前介入、跟踪监控,对重点行业评估稽查、适时清缴等方式,有效保障了各类收入应收尽收、足额入库。预计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亿元,增长13%。
市财政局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灵活运用财政手段,努力促进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通过深入开展“育财强税”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各级、各部门、各企业狠抓财源建设的积极性,全市纳税总额30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7户,较上年增加1户。认真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各项财税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整合和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拨付改投资”等方式,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今年全市筹措项目前期费1.45亿元,其中市本级1500万元,全年安排“四区”建设及产业引导资金7000万元,争取和投入各类建设资金24.5亿元。全年共上报各类支持企业发展项目100多个,申请补助资金7800万元。进一步加大了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预计全年争取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1.18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2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支持沙河子等17个省市重点镇建设,以城镇化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支持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全年争取保障性住房专项资金6838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