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王存富 王一冰)2015年1月10日,丹凤县城管局班子成员利用双休日深入土门镇八龙庙村,与村干部及早谋划新年包扶工作;1月11日,城管局在县城商邑大道东口出动60多人,动用机械强制拆除两户违法建筑;1月12日,城管局在组织市容综合整治……这只是丹凤城管工作的一个缩影,这是一支善打硬仗、不辱使命的城管队伍;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良团队。
2013年5月9日,丹凤县城市管理局在商洛七县区率先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承担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管理执法、市政设施管理三大职能,有500多名职工的县政府一个新的工作部门正式运行,丹凤县从此诞生了城市管家、市民仆人。
丹凤城管局自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为目标,以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和违法违章建筑专项整治为重点,遵循“严格管理、规范运行、精细操作、形成常态”的工作思路,不断理顺工作机制,加大城管执法工作力度,严格环境卫生管理,强化市政设施管护,加快市政设施建设,市容秩序明显改观,违法违章建筑得到有效遏制,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为市民营造了整洁、干净、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助推丹凤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近年来,丹凤县委、县政府紧抓全市“一体两翼”战略,加快“商丹一体化”进程,修订完善县城建设总体规划,使县城建设规划总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规划区街道形成了4纵30横.主城区保洁面积6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28万平方米。
面对责任,丹凤城管人勇挑重担,面对挑战,他们勇往直前。“我给我们城管人定位是城市管家、市民仆人,是管家就要管好城市,是仆人就要服务市民,规范、精细、常态是我们工作的永恒追求。”这是县城管局王立新局长朴实的话语。为了让城市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力促“三创”工作顺利达标。城管局一班人在全新工作领域大胆探索,创出了一条科学管理的新路。先后出台了《丹凤县环卫工作管理办法》《丹凤县城管监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工作新机制,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实现了城管工作良好开局。
精细常态管理 提升环卫水平
有人说:县城的街道就犹如人的脸面,脸面每天需用心呵护。为了规范环卫工作,丹凤城管局扎实推行了“管理科学、标准规范、操作精细、保洁常态”的新机制。一是落实责任,量化考核,将城区划分东南西北中五个环卫中队,严格实行“定路段、定班组、定人员、定标准、定奖罚”的清扫、保洁“五定”管理责任制,把县城保洁区划片分段到班组,不吃大锅饭。二是明确标准,精细管理。制定了无乱占乱建、无乱堆乱抛、无占道经营、无乱搭乱挂、无乱停乱放、无乱喷乱贴、无设施破损,街面路面净、行道砖缝净、大树坑穴净、垃圾箱周净、市政环卫设施净、绿化园林水沟净、树杆灯杆电杆净、临街墙面店面净的“七无、八净”清扫保洁标准,使县城的保洁率达到100%;三是垃圾处理,及时有序。城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80吨,工作中他们制定了垃圾清运持证上岗必须规范,严禁违章驾驶;车辆运行必须安全,严禁事故发生;车辆停放必须整齐,严禁乱停乱放;车体外表必须洁净,严禁脏车运行;箱体拉运必须及时,严禁箱满拖时;箱体装卸必须地净,严禁顾此失彼;箱体拉运必须满实,严禁虚箱浪费;箱体放置必须到位,严禁占道隐患;时间必须服从任务,严禁按部就班;协作配合必须到位,严禁各行其事的“十条禁令”,保证了清扫、收集、清运、处理的有效衔接。对国道沿线6个镇的垃圾清运制定了“村镇清扫、合理布箱、专人巡管、城管清运、随满随运、机制长效”的管理模式。目前,日均清运垃圾120吨,处理率达90%以上。四是常态监管,创佳评差。工作中实行上岗签到、日常巡查、每周联评的管理机制,按照管理办法评选出环卫月星、最佳班组、最佳中队、公开通报兑现奖罚;对管理人员实行优胜劣汰制,根据逐月评选结果,对评出的年度“十佳美容师”隆重表彰,对年度工作按目标责任书兑现奖励,激发了全体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