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亮点工作扫描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郭万宝 杨晓建)2014年,商洛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着力改革创新,深化监督工作,为推进依法治市、建设幸福商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任后监督”使勤廉意识更加增强
为了加强对市人大选举产生和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一府两院”工作人员的监督,常委会研究制定了《关于人大选举产生和任命的市“一府两院”工作人员任后监督暂行办法》。该办法从监督范围、监督内容、监督重点、监督方式等方面对任后监督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定;结合履职测评,将结果运用纳入干部管理新常态,对在履职测评中被评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干部,将分别作出警示训诫、限期整改或撤销职务的处理决定。办法出台后,在去年10月和12月份两次常委会上,对“一府两院”10余名干部遵纪守法、勤政廉政、办理代表意见建议等情况进行了履职测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专项评议”使依法行政更加规范
市人大常委会紧密围绕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坚持议大事、决大事,依法审议决定重大事项,有效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全年对“一府两院”12项工作开展了专项评议,并对上年度测评为“不满意”格次的环保工作进行了“二次评议”,督促有关部门对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有力的促进了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专题询问”使资金使用更加高效
市人大常委会于8月下旬重点围绕财政、就业、农村低保、新农合、移民搬迁和保障性住房等6个方面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市财政局、人社局、卫计局、民政局、扶贫局和住建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全体班子成员,现场回答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所提问的27个问题,认真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具体措施。在询问中,不事先设定问题、不确定专人回答、不评功论好,并由商洛日报社、商洛人民广播电视台、商洛新闻网等市内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现场直播和报道,市民通过微博与场内实时互动,对官员的回答是否满意做出评判,使专题询问问出了责任、问出了压力、问出了百姓的心声。
“任期述职”使代表履职更加尽责
针对部分代表联系群众不紧密、履行职责不到位的问题,常委会研究制定了《关于人大代表述职暂行办法》。按照办法规定,全年共确定了50名市人大代表在选举单位就个人当选以来履职尽责、联系群众、遵纪守法、参加活动等情况进行了述职。选举单位对述职代表的汇报进行了审议,作出格次评定。常委会根据选举单位对述职代表的反馈意见,及时建立“知情档案”,作为评选优秀和代表连任的重要依据,有效的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热情。
“庆祝活动”使宣传氛围更加浓厚
集中开展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了庆祝大会、理论研讨、知识竞赛、书画展览、乒乓球比赛、文艺晚会、人大工作征文和人大工作、代表履职专题宣传等8项活动,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以庆典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人大宣传平台建设和人大宣传通讯员队伍建设,通过召开表彰交流会、举办学习培训班,不断提高人大宣传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整体素质。全年共编发《人大公报》6期、《商洛人大》7期、《人大简讯》38期,在《陕西日报》《人民代表报》《民声报》和《商洛日报》发表宣传稿件300多篇,为人大工作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