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直部门 > 精彩瞬间

真帮实扶奔小康

2017-01-20 09:08:10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商州区纪委监察局帮扶夜村镇何家塬村脱贫攻坚纪实

  隆冬时节,走进商州区夜村镇何家塬村,一条条崭新宽阔的致富道路连接起一座座整修一新的农家小院,亭台廊坊,垂柳依依,池水盈盈,处处一派幸福和谐新气象。
  何家塬村是商州区2016年计划脱贫摘帽的4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区纪委监察局便与何家塬村结成了帮扶“对子”,与215户贫困户搭成了“亲家”。
  2016年12月20日,记者来到何家塬村,72岁的赵翻身老人告诉笔者,“我们现在生活的很滋润,不愁吃、不缺穿,家庭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他高兴地说,通过区、镇、村三级跟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他家靠养鸡、养蜂和种植中药材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现在家庭年人均收入超过5400元,他第一个带头在《贫困户退出确认表》上签名并按了手印。
  和赵翻身一样,2016年,何家塬村共有174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占全村贫困户的87%,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而这一改变,正是从全区吹响脱贫攻坚号角,区纪委监察局结对帮扶何家塬村后开始的。
  如今,何家塬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药材种植、林果建园、鼯鼠养殖、蛋鸡养殖、生态旅游、劳务输出六大主导产业发展红红火火,孕育着群众的脱贫希望。区纪委监察局脱贫攻坚驻村干部洒下的辛勤汗水,化成了何家塬村的美丽蜕变。
  民生为重,枝叶关情;攻坚一年,脱贫摘帽。商州区纪委监察局在何家塬村真帮实扶,“扶”出了村庄新面貌,“扶”出了群众新生活。
  真帮:“三条线”工作法,结对认亲办实事
  “我所包扶的3户贫困户中最困难的一户户主叫王继承,家有5口人,母亲患有直肠癌,已经3次化疗,大女儿患了白血病,经常奔波于西安、北京治疗,家中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小女儿只有两岁,妻子既要照顾患病的婆婆和大女儿,还要管好小女儿,全家仅靠王继承一人的务工收入维持生计。”在区纪委召开的第一次结对帮扶工作汇报会上,包扶干部杨莎一口气汇报了自己所包扶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像杨莎这样,区纪委40名干部职工对自己所包扶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都能够做到“一口清”。
  精准扶贫,就是要精准对象、精准服务,只有做到了解情况“一口清”,才能做到精准服务“一心亮”。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区纪委创新推行“三个驻村工作队分片包抓、40名机关干部帮扶到户、一个长期驻村工作组蹲点发展产业”的“三条线”运作机制。委局机关40名干部分组编入3个包扶工作队,对全村200户贫困户实施结对帮扶,工作队坚持每月进村工作一次,工作时间不少于3至5天,包扶干部与包扶户长期保持联系,每月至少入户2次;长期驻村工作组由一名正科级领导任队长,成员为派驻第一书记和两名年轻后备干部,坚持每月在村开展工作20天以上,与单位业务工作完全脱离,专职专责抓脱贫攻坚工作,确保人在心安。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良心感受民生。驻村工作组组长张玉芳深有感触,“在实际走访中,我们接触到的贫困户有的是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的空巢老人,有的是家庭成员发生重大疾病或长期卧床不起的因病致贫户,还有的是智力低下、腿脚不便的残疾人或五保户,他们的住房和卫生条件很差,生活相当艰苦。这就要求我们包扶干部带着感情去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早在2016年8月,商州区委书记张盈安曾这样评价区纪委监察局在何家塬村的长期驻村扶贫工作:“区纪委驻村帮扶工作责任实、工作实、措施实,很值得区直其他部门认真学习借鉴。如果我们各部门都能像区纪委这样去抓,相信脱贫攻坚任务定会如期完成!”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