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贺师铁匠铺的坚守与蜕变

2025-09-02 07:40:03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周娜 刘璇

  打铁,这门自铁器时代诞生的原始锻造工艺,沉淀着人类文明演进的厚重历史。

  20世纪80年代,是这门手艺最为兴旺的时光。那时的城镇街巷间,打铁铺随处可见——火炉里炭火熊熊,风箱一拉,“呼嗒呼嗒”的声响里,铁块渐渐烧得通红。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匠抡起铁锤,在铁砧上反复敲打,火星随着“叮叮当当”的节奏溅落,转眼间,锄头、镰刀等农具,铁锅、铁勺等日用品便在千锤百炼中成型。

  在丹凤县商镇老街一隅,有一家铁匠铺静静伫立,斑驳的墙壁、陈旧的打铁工具,诉说着往昔岁月。

  铁火交织印变迁

  今年60岁的贺增良,是商镇社区九组人。1994年,凭借着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对打铁技艺的执着追求,贺增良在商镇老街开启了自己的梦想之旅。当时,传统农具在农业生产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周边村落的农民对各类铁制农具需求旺盛。他看准时机,收拾出自己在商镇社区老街拐角处的一间铺面,购置了风箱、火炉、铁锤等工具,一间简陋却充满希望的铁匠铺就此诞生。

  创业初期,条件十分艰苦。夏日里,炉火灼人,锤声叮咚,贺增良在狭小的铺子里面挥汗如雨,铁砧上烧红的铁块映亮他汗湿的额头和宽阔的胸膛;冬天,寒风猛灌,他满手冻疮仍坚持锻打,落锤之处火星四溅,铁花飞落在地上,将厚实的冰层逐渐消融……

  凭借过硬的手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贺增良打造的锄头、镰刀、犁耙等农具以质量上乘、经久耐用著称,逐渐在周边村落打响了名气,本村及邻近村民大多到他店里订购农具,善良的他还免费帮助村民维修农具。

  薪火相传续根脉

  在贺师铁匠铺,打铁这门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铁匠铺采用传统的师徒制,不仅传授打铁技艺,更注重培养徒弟的品德和敬业精神。每一件铁器都要经过选料、加热、锻打、淬火、打磨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绝不偷工减料。徒弟们从生火、拉风箱开始,一步步学习,在漫长的磨砺中领悟打铁的精髓。

  “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谋发展。”贺增良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选料时,他会根据不同的用途挑选合适的钢材,确保铁器的质量和性能。加热时,要求精准掌握火候,让铁块达到最佳的锻造温度。锻打是最关键的环节,需要师父和徒弟默契配合,大锤、小锤错落有致地敲打,赋予铁块形状和力量。淬火则决定了铁器的硬度和韧性,时机和水温的把握全凭经验。

  铁匠铺还承载着地方民俗文化。每逢春耕、秋收时节,村民都会来铁匠铺购置或修理农具,这里成了交流农事经验、传递乡村信息的场所。逢年过节,一些老客户还会带着自家的农产品来感谢铁匠师傅,浓浓的乡情在铁火间传递。

  千锤百炼守初心

  “打铁必须自身硬”,既指工具要比材料更坚硬,更喻示律人先律己。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任何一个职业行当,都是同一个道理。

  曾经遍布街巷的铁匠铺随着工业化浪潮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走村串户的铁匠逐渐难觅踪迹,很多同行纷纷转行,另谋出路,但贺师铁匠铺却留住了一批忠实的老客户。

  “咱打的不是铁器,是良心,要让乡亲们用得放心。”贺增良把这门手艺里藏着的耐心、专注与巧思,化作一种“工匠精神”的符号,沉淀在民俗文化的肌理中,被人们悄悄记挂着。这种超越个人得失的胸怀,恰恰是文化传承的核心。

  面对市场的变化,铁匠铺也积极做出调整,除了继续打造一些传统农具满足少量农户的需求外,贺增良还会制作一些建筑施工用的铁锹、錾子等工具,以自己的方式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铁匠铺也逐渐成为了丹凤县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吸引着不少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感受传统打铁技艺的魅力。

  炉火熊熊,锤声阵阵,贺增良用匠心把传承与创新化作精粹,藏着风骨与柔韧,在岁月的洗礼中根基永固,枝繁叶茂。

  • 相关阅读
  • 老君社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社会治理中基层组织作用不强、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不高、各类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等问题,丹凤县商镇老君社区积极探索出“一网全覆盖、服务全方位、治理全参与、发展全动员”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社区治理的水平和效能不断提升。...

    时间:09-02
  • 丹凤狠抓智能制造产业招商

      本报讯 (通讯员 陈 波)近日,在全市园区建设提标扩容暨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链工作推进会上,丹凤今年新签约的空间行波管配件、年产3GWH固态锂离子电池、半导体自动化设备及软件研发3个项目主要牵线人受到表彰奖励。...

    时间:09-02
  • 镇上来了个省城挂职干部

    晨曦微染,山雾漫涌。一辆摩托车的引擎声划破乡间的宁静,李阳裹紧冲锋衣,拧动油门,骑行在蜿蜒的山路上。背包随着车身起伏,里面装着工作笔记、产业扶持政策……这是他在乡村的日常。...

    时间:09-01
  • 一场持续32年的帮扶接力

    编者按 自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定点帮扶丹凤县以来,历届中国社科院党组高度重视对丹凤县的定点帮扶工作,为丹凤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期,省委书记赵一德、市委书记赵璟先后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中国社科院定点帮扶丹凤县工作成绩。本报今日刊发长篇通讯《一场持续32年的帮扶接力》,敬请关注。...

    时间:09-01
  • 干部沉下去 民心聚起来

    连日来,商镇6支党员干部入户小组深入商山村320户村民家,用拉家常的方式听民声、摸实情、解民忧。”丹凤县恒福雅苑小区业主们拿到了期盼许久的不动产权证感慨道。从解读医保报销政策,到帮独居老人代缴费用,从排查汛情隐患,到为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一件件民生“小事”的解决,像暖阳般照进村民心里,让“有困难找党员干部”成了群众的共识。...

    时间:08-29
  • 丹凤打通医保惠民便民新通道

      本报讯 (通讯员 林效纬)近年来,丹凤县积极探索推行“二三四”工作法,在服务优化、药品集采、基金监管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实现了医保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双提升。   “两步走”打造“一刻钟医保服务圈”。首先在县...

    时间:08-29
  • 丹凤打通医保惠民便民新通道

      本报讯 (通讯员 林效纬)近年来,丹凤县积极探索推行“二三四”工作法,在服务优化、药品集采、基金监管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实现了医保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双提升。   “两步走”打造“一刻钟医保服务圈”。首先在县...

    时间:08-29
  • 西安—丹凤体育产业招商推介会举办

      本报讯 (记者 黄朝梅 通讯员 张 鹏)8月27日,西安—丹凤体育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丹凤县举行。   推介会上,商於古道文化景区管委会丹凤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商洛体育产业园情况并推介重点合作项目,西安奥体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时间:08-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