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丹凤聚力招才引智赋能教育发展

2025-09-03 09:02:09

来源:商洛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张 鹏)9月1日,丹凤县中小学校顺利开学。笔者从丹凤县教体局获悉,丹凤县将教育人才引进作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举措,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引进方式、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构建教育人才引进格局,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丹凤县完善教育人才政策,出台政策,明确教师分层引进策略,对引进的教育类研究生和国家公费师范生一次性补助安家费并提供免费公寓;完善“县管校聘”机制,由县级统筹编制和岗位,学校根据需求参与考核招聘,打破“引才用才分离”瓶颈。近年来,共招聘教育类研究生46人、国家公费师范生2人,2025年,引进省级优师计划教师12人、地方公费师范生12人,整体提升了全县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针对部分薄弱学科,县上每年赴陕西师范大学参加专场招聘,对急需的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人才,采取转岗培训、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柔性方式引进,丹凤中学通过教育“组团式”帮扶组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县上不断强化服务保障,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每年投入300万元支持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实施“青蓝工程”,为每位新引进教师配备导师,定期开展教学比武、名师讲堂等活动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丹凤中学建成教师公寓390套,峦庄镇实施教师“周转房”配备相关设施;协调解决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定期组织联谊会、健康体检等活动,优化工作生活环境,增强人才归属感。通过人才引进,师资结构明显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 相关阅读
  • 百岁抗战老兵夏森丹凤助学记

      编者按 夏森生于1923年,14岁怀揣“救国救民”的理想奔赴延安,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生涯。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理论教育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等单位履...

    时间:09-03
  • 百岁抗战老兵夏森丹凤助学记

      编者按 夏森生于1923年,14岁怀揣“救国救民”的理想奔赴延安,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生涯。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理论教育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等单位履...

    时间:09-03
  • 贺师铁匠铺的坚守与蜕变

    20世纪80年代,是这门手艺最为兴旺的时光。那时的城镇街巷间,打铁铺随处可见——火炉里炭火熊熊,风箱一拉,“呼嗒呼嗒”的声响里,铁块渐渐烧得通红。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匠抡起铁锤,在铁砧上反复敲打,火星随着“叮叮当当”的节奏溅落,转眼间,锄头、镰刀等农具,铁锅、铁勺等日用品便在千锤百炼中成型。...

    时间:09-02
  • 老君社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社会治理中基层组织作用不强、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不高、各类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等问题,丹凤县商镇老君社区积极探索出“一网全覆盖、服务全方位、治理全参与、发展全动员”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社区治理的水平和效能不断提升。...

    时间:09-02
  • 丹凤狠抓智能制造产业招商

      本报讯 (通讯员 陈 波)近日,在全市园区建设提标扩容暨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链工作推进会上,丹凤今年新签约的空间行波管配件、年产3GWH固态锂离子电池、半导体自动化设备及软件研发3个项目主要牵线人受到表彰奖励。...

    时间:09-02
  • 镇上来了个省城挂职干部

    晨曦微染,山雾漫涌。一辆摩托车的引擎声划破乡间的宁静,李阳裹紧冲锋衣,拧动油门,骑行在蜿蜒的山路上。背包随着车身起伏,里面装着工作笔记、产业扶持政策……这是他在乡村的日常。...

    时间:09-01
  • 一场持续32年的帮扶接力

    编者按 自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定点帮扶丹凤县以来,历届中国社科院党组高度重视对丹凤县的定点帮扶工作,为丹凤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期,省委书记赵一德、市委书记赵璟先后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中国社科院定点帮扶丹凤县工作成绩。本报今日刊发长篇通讯《一场持续32年的帮扶接力》,敬请关注。...

    时间:09-01
  • 干部沉下去 民心聚起来

    连日来,商镇6支党员干部入户小组深入商山村320户村民家,用拉家常的方式听民声、摸实情、解民忧。”丹凤县恒福雅苑小区业主们拿到了期盼许久的不动产权证感慨道。从解读医保报销政策,到帮独居老人代缴费用,从排查汛情隐患,到为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一件件民生“小事”的解决,像暖阳般照进村民心里,让“有困难找党员干部”成了群众的共识。...

    时间:08-29
  • 丹凤打通医保惠民便民新通道

      本报讯 (通讯员 林效纬)近年来,丹凤县积极探索推行“二三四”工作法,在服务优化、药品集采、基金监管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实现了医保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双提升。   “两步走”打造“一刻钟医保服务圈”。首先在县...

    时间:08-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