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巩琳璐)近年来,丹凤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科学布局林下产业,推动林下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的新引擎。通过立体种养、龙头带动与产业融合,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丹凤县系统规划林药、林果、林菌、林禽四大主导产业,高标准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5个,辐射带动面积超8万亩,立体种养规模持续扩大;通过推广“果药套种”“林菌共生”等高效模式,全县发展薄壳山核桃、花椒等特色林果1.2万亩,林下套种黄精、怀牛膝等中药材3.5万亩,年栽培香菇、木耳等食用菌800万袋。复合经营模式使亩均综合收益提升约40%,有效激活了90余万亩林地的生产潜力。
全县累计培育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85家、家庭农场120个,打造“蔡川留留”散养鸡、丹凤鼯鼠等特色品牌5个,建成林产品初级加工中心8个,推动产品由“原字号”向“精品盒”转变,通过龙头带动,产业链条不断向纵深发展;同时,引入省级科研机构建立陕西药用动物(丹凤)研究实验基地,为产业注入科技动能。预计2025年,全县林下经济综合产值将突破3.5亿元,带动从业群众人均年增收超6000元。
依托优质森林资源和人文底蕴,丹凤县积极推进生态价值多元转化,通过发展“林旅+康养”新业态,重点提升留仙坪、庾岭等6个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康养步道25公里,年接待康养旅游、生态研学游客超15万人次。推动“林家乐”、林特产品体验店等配套产业发展,形成“山上种药、林下养殖、山中康养、山外卖货”的全产业链格局,实现“一片林”的多重增值。
目前,丹凤县正持续深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生态资源向经济效益高效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