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商南加速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2025-07-25 08:00:03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李 行)今年以来,商南县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观,科学界定自然保护地范围,优化功能分区,强化保护治理,全力筑牢县域生态安全屏障。
  商南以秦岭山脉和丹江水系为核心,依托重要山脉、河流水系构建生态廊道,连通重要生态源地,持续开展本土树种林木栽植和专业养护工作,促进植被扩散演替,逐步恢复森林丰度、郁闭度、群落及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形成兼具防护与景观双重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着重加强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实施封山育林、长江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修复等工程,持续推进大规模绿化行动,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
  商南大力实施森林抚育、植被恢复等措施,分类分区开展自然保护地修复管护,营造“源廊成网、生境连通”的多功能生态网络,增强生态系统整体性和系统性。加强野外保护站点、巡护路网、监测监控、应急救灾、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疫源疫病防控等保护管理设施建设,促进自然保育、巡护和监测的信息化、智能化。目前,全县自然保护地面积40.7万亩,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地2处,省级自然保护地2处。
  商南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认真开展县域野生动植物本底资源调查,进一步摸清县境内的动植物种群、数量及分布,建立动植物种群、数量、分布及其生境的资源档案。完善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支持建设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和观测样区,对刺叶栎、五角枫等古树名木,斑羚、勺鸡、红嘴蓝鹊等国家及省级重点保护野生珍稀动植物,新开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自然保护地及区域内的重点生物类群、生态系统,开展常态化观测、监测、评价和预警。强化对保护区内黑鹳、金雕、豹、林麝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鸢、红腹角雉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红豆杉、野大豆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的保护措施,开展破碎斑块间廊道建设,为珍稀物种繁衍创造条件。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