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行 田光明)今年以来,商南县紧盯“捕、运、售、食、玩、宣”等关键环节,坚持“打、防、管、控”并举,全链条惩治非法猎捕贩卖野生鸟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在全社会形成爱鸟护鸟的良好氛围。
商南县组织县林业、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全面开展排查整治,遏制非法猎捕贩卖野生鸟类势头。发挥基层管护机构、村组干部、护林员作用,对林区、森林公园、农林接合带等野生鸟类活动频繁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非法猎捕风险区域台账,加大日常执法检查力度,及时收集问题线索。持续关注农贸市场、中药材店、物流运输、餐饮单位、食品加工厂等重点场所,加密抽查暗访和联合执法频次,严厉惩治非法制售猎捕工具和违法出售、购买、加工、食用野生鸟类及其制品等行为,清查上下游违法犯罪链条,强化行刑衔接,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截至8月20日,全县共出动排查人员2.74万人次,排查重点场所1950处,与重点对象签订承诺书4000多份。
商南县以秦岭山脉和丹江水系为核心,依托重要山脉、河流水系构建生态源地,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加强栖息地保护与生态修复。严厉打击违规围堰种植、违法围湖养殖、违法开垦湿地、非法采砂捕捞等破坏鸟类栖息地的行为。用好红外相机、无人机等智能化手段,加强对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新开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自然保护地的日常巡护和监测预警,科学开展鸟类资源调查研究,实施破碎斑块间廊道建设,为境内勺鸡、红腹锦鸡、松雀鹰、灰林鸮、画眉等野生珍稀鸟类繁衍创造条件。
商南县着力强化宣传教育引导作用,依托县内官方新闻媒体、政务网站等平台,加大新媒体宣传频次。结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等重要节点和“三下乡”活动,累计张贴宣传海报、标语、横幅2.5万张(个),发放倡议书、公告等宣传教育资料3.7万多份,全面推动普法宣传进社区、村镇、学校、企业。同时,建立野生动物保护举报奖励制度,完善举报受理、核查、反馈和奖励机制,鼓励和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巡护、监测、宣传、举报监督等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齐抓共管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