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 阳)“曾经共事的老领导在镜头前声泪俱下,让我深刻认识到,廉洁防线一旦失守,必将付出惨痛代价。”观看完本地干部违纪违法警示教育片后,会场内一名党员干部发出由衷感慨。
近年来,商州区通过本地案例,让警示教育直抵人心、触及灵魂。商州区纪委监委坚持把本地典型案件作为警示教育的“源头活水”,对自办留置案件进行深度梳理剖析,构建起“查办案件—总结规律—警示教育—推动整改”的完整链条。从剖析领导干部利用项目审批权谋取私利,到深挖基层“微腐败”侵蚀群众利益的案例,通过逐案分析违纪违法人员的堕落轨迹,深挖案件背后的思想根源、制度漏洞和监督短板,将每一起案件都转化为可感可触的警示教案。
为打破传统说教模式,商州区创新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廉政教育基地”本地案例展厅,与党的六大纪律深度融合,让每一个案例都成为解读纪律的“活字典”。通过场景还原,生动展现了违纪违法人员如何从破纪走向破法。展厅内,一幅幅图片、一段段视频、一封封忏悔书,引导党员干部从中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与此同时,商州区纪委监委还通过典型案例通报、编印警示录等形式,将本地案件以文字形式呈现,用直白的语言、惨痛的教训,让党员干部直观感受到违纪违法的严重后果。此外,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案例拍摄成警示教育片,让曾经熟悉的面孔现身说法,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从“好干部”到“阶下囚”的蜕变过程,让观者深刻认识到腐败风险就在身边,廉洁自律容不得半点松懈。
“采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的教育模式,正是因为身边人的真实案例最具冲击力和代入感。这些鲜活的反面教材,才能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腐败风险的现实性,从而时刻绷紧廉洁之弦,筑牢思想防线,为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注入持久动力。”商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