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位演出商看来,全国唯一的亮点就是上海。上海《新闻晨报(微博)》记者高磊认为,由于上海介入演出市场比较早,所以相对全国来说确实比较规范。“在媒体报道方面,如果不涉及合作,只有两张门票作为采访票。安保等相关部门会拿到工作证,票证分开,不占用商业票房。今年我感到上海演出市场越来越透明。像五月天、苏打绿(微博)的演出,已经做到全部门票、所有座位都可以网上订票,没有暗箱操作。而且在一些热门演唱会前,公安部门会主动提示演出商及时公布票务情况,告诉消费者警惕黄牛、假票等,让人觉得十分贴心。”
也许是船小好调头,北京演出商期待的“政府强力介入”在今年的张北得到实际验证。张北音乐节总顾问李宏杰(微博)表示:“相对于我参与过的众多音乐节,你能感到张北全县上下一心对音乐节的那种感情,虽然当地群众可能会有些短期获利的行为,但张北政府是特别希望音乐节能以市场化为前提健康运转的。2011年张北音乐节成为观众人数最多、收入排到全国前三的音乐节,今年张北下大决心、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整顿票务市场,一方面向群众宣传购票意识,一方面号召相关部门、企业不要赠票。在在音乐节会议上,张北政府明确表示宁可这次观众人数看起来少一些,也要一个扎扎实实的演出票房。票务问题就像人得了病,越拖越重,晚治不如早治。”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