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品头论足

《新编辑部》被批不幽默 郑晓龙:观众笑点高

《新编辑部》被批不幽默 郑晓龙:观众笑点高

2013-04-25 10:27:05

  作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喜剧作品,《新编辑部故事》昨天一开播就引发讨论,质疑声、叫好声混杂一片。从刚刚播出的几集来看,观众议论比较多的是编辑部大换血、台词不够犀利、表情动作夸张、广告频繁植入等问题。对此,导演郑晓龙接受采访时直言,现在的观众笑点高了,以前以冷幽默为主的样式已经不够满足观众需要了,想让观众笑,这事不容易。

  观众:葛优没出现特别失望

  导演:用新人加入时尚气息

  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就是观众会把新老两个版本做一番比较。首先是在演员的阵容上,按观众的审美预期,希望看到葛优、吕丽萍(微博)、侯耀华、张瞳、童正维等演员,因为他们曾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从《新编辑部故事》的演员阵容来看,除了戈玲吕丽萍荣升主编外,其他人都不见踪影,编辑部的成员换成了黄海波(微博)、陈好、王千源(微博)、井柏然、焦俊艳等。葛优的缺席让很多观众失望。

  郑晓龙透露,他原本想请葛优来客串,但由于合同问题最终没能谈拢。郑晓龙强调,新老两版没有可比性,“如果把老版里的人都找回来,那就成老年人编辑部了。我们要呈现的是紧跟时代潮流的时尚编辑部。杂志从《人间指南》改名为《WWW》就是要加入更多的时尚年轻气息。”

  观众:台词不“冷”不够犀利

  导演:增加夸张无厘头元素

  老版《编辑部的故事》的口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在嬉笑怒骂中恰到好处的针砭时弊,主要以王朔的语言风格为基调。有观众认为“当年的冷面幽默没有了,新编辑部成员的语言都变俗了,再没有老编辑部的犀利深刻”。

  郑晓龙认为,现在的观众笑点高了,以前以冷幽默为主的样式已经不够。新版在幽默的基础上,使用各种各样的喜剧元素,比如说黑色幽默、相声段子还有载歌载舞等等,甚至运用了很多夸张的、无厘头的元素。郑晓龙说:“现在的编剧很难达到王朔的水平,模仿也困难。后来我干脆解放思想,保留语言幽默感,再把各种喜剧样式都放进去。我相信创新性、喜剧性、带有话题性的东西,年轻人都会喜欢。一部剧,总会有人喜欢也会有人不喜欢,即便是《甄嬛传》也是这样。而老版 编辑部 刚播的时候也有人拍砖,认为不够真实,编辑部哪能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光耍嘴皮子的。”

  观众:肢体语言夸张不适应

  导演:恳请大家观看放轻松

  熟悉了老版《编辑部的故事》冷幽默的观众会发现,新版的喜剧风格完全不同了,既有无厘头、黑色幽默,又有荒诞剧、音乐剧的影子,肢体语言十分夸张,这样的改变让很多观众大呼不适应。

  郑晓龙恳请观众在看这部剧的时候要放松心情,“看这部剧需要观众的幽默感来配合。我这次没有一本正经地讲故事,也请观众不要一本正经地去看。”郑晓龙强调,动作夸张并不是雷,“故事情节都是合理的,只是在表现形式上夸张。喜剧样式必须改变,观众不同了,你没有更有意思的招,很难把观众逗乐。以我的观影经验,《武林外传》刚出来那会儿我也不接受,但慢慢看下去我还追着看,觉得特好看。现在刚播了几集,很多精彩的台词都在后面,我有信心,这个剧播出后会产生很多流行语。”

  观众:广告植入太多又生硬

  导演:自认做得巧妙不雷人

  《新编辑部故事》的广告植入从第一集开始就轮番亮相荧屏,比如第一集的某品牌牛奶,一位在超市抢购的阿姨拎着一箱牛奶大喊“只要牛奶不要书”,在第二集中,《人间指南》改版为《WWW》,编辑部搬进了新办公室,黄海波一进办公室就打开了电视机,屏幕上赫然出现某品牌,随后是黄海波的一声惊叹:“哟,是云电视呀!”虽然剧中也安排了杂志社众人直接对黄海波吐槽“你搞得好像广告植入似的”,以化解电视机前观众的质疑,但观众仍然大喊“受不了”。

  • 相关阅读
  • 《忠烈杨家将》:愚孝杨家将之带爹回家

      虽然从寒风呼啸的元旦档期推迟到莺飞草长的四月,《忠烈杨家将》仍摆脱不了2011年那部令人啼笑皆非的《杨门女将》的阴影。本来这种程度的题材撞车可利可弊:消极来看,容易使人一听到标题就想到前作,进而产生某...

    时间:04-25
  • 屌丝逆袭无底线 《最强音》一流食材三流菜

      “真人秀”三个字被节目组无限放大,但“屌丝逆袭”总要有个底线——这屌丝总得真的会唱歌吧?把一堆连KTV麦霸水准都达不到的选手拉出来,我想四位导师也很焦虑。  “有的...

    时间:04-24
  • 苏打绿青峰被批广东话差 骂网友臭嘴贱人

      据香港《明报》消息,台湾乐队苏打绿前晚完成一连两场红馆演唱会,主音青峰发牢骚称被批广东话差,骂网友臭嘴贱人,故决定不再唱广东歌;没想到观众火上加油,大叫他的死穴花名“峰姐”,气得他声言取...

    时间:04-24
  • 吕克-贝松畅谈电影:中国有张艺谋是观众的幸运

      法国名导吕克-贝松的到来,为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增添了许多国际范儿。昨天,他在京接受媒体采访,畅谈电影创作理念。虽然曾经说过一生只会拍10部电影,但他的创作之路一直没有停止,他说没法闲下来,不拍片就觉...

    时间:04-24
  • 造型潮、恋情虐 网友吐槽抗战剧纷纷转型琼瑶剧

    近年来,革命剧、军旅剧纷纷偶像化,抗战剧也不例外,因此出现了“红色偶像剧”这个名词,但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使这类题材在立意上欠缺严谨。...

    时间:04-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