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宏
随着时代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越来越高,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剥夺了多少孩子的天真与活泼。很多孩子很小就开始学钢琴、舞蹈、奥数、绘画,几乎已经没有了童年的欢乐。另一方面,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去宠爱。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教育成了父母最为头痛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的孩子手脚太大,喜欢乱花钱,不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
零用钱全部来自奖励
我有个可爱的女儿,在读幼儿园时,我鼓励她做家务,帮助打扫房间。到了小学后,我们就和她商量,小孩要热爱劳动,外国的孩子很小就做报童赚钱,一般不向家长要零用钱,我们家也要这样。扫一次地1元,拖一次地板2元,洗一次碗奖励2元角,考试得到100分奖励5元。
女儿倒是很爱劳动,每天回家做完作业后就帮着扫地,吃完晚餐后帮着洗碗,休息日会拖地板,放假时会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有时还变着花样来赚钱,比如说休息日早晨给我们准备早餐,阳台上给花浇水,干完这些后她都会记录下来。同事和朋友戏称我们是非法雇佣童工。尽管爱劳动的习惯养成了,但每次干家务她都会记得清清楚楚,一到休息天就会来找我们支付“工资”,还说外国人都是发周薪的,要求每周和我们结账。几个学期过去了,我们也没过问她赚了多少钱。
孩子通过劳动得到钱后,用起钱来就会节俭,毕竟这是用她辛勤劳动换来的。女儿不随便乱花钱,不会去买那些乱七八糟的零食,但有时会买一些学习用品。有一次她用的复读机坏了,我准备替她买个新的,可没想到女儿偏要自己买,说她自己有钱,不用我买。她居然从小盒子里拿出了一叠零钱出来,足足有几百元,把我吓了一跳。带着她去了电器店捧回来一只崭新的复读机,女儿蹦蹦跳跳很高兴。在小学里,女儿还用自己挣来的零花钱买过一只翻译英语的好易通。
女儿爱财 用之有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奖励额度逐渐提高,女儿财迷的程度也相应提高。到了初中后,我告诉她,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做家务是应该的,就没有奖励了。读书的奖励方法也改变,考试考得好才能获得奖励。但是女儿却不同意,说是劳动一定要有报酬,于是我给她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家务还是必须做,每月一次性给200元,但要把它存在银行里或者买基金,女儿很爽快答应了。于是我给她选了一只指数基金,每月买入200元做定投。
女儿平时是靠做家务劳动和读书成绩获得零用钱的,但是为人却是挺大方。女儿还读小学时,记得有天是我生日,我自己都忘记了,女儿放学后拿着她那的零用钱为我买了好几块克里斯汀的小蛋糕,晚上给每人发一块,还给我唱生日歌,当时我感动得无以言表。一般的孩子到了过年都有压岁钱,我女儿也有,但她很懂事,压岁钱都用来支付学费。
3年的初中很快就过去了,女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当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她非常高兴,我们也很欣慰。没想到她突然问我,“我的基金现在有多少钱了”,小孩子的记性可真好,马上到网上查了一下,这3年下来居然已经增值到1.3万元了。女儿叫我把基金拿出来交学费,于是把基金赎回。我问她还有些多余的钱你要不要,她居然说还是替我买基金吧。
赚钱理财两不误
女儿有很多赚钱之道,她喜欢文学,作文也写得不错,在自己的QQ空间里经常写一些文章,我们看了都认为写得很好。朋友也乐于帮忙,他们经常会给女儿揽到一些约稿文章,女儿通过写作赚了点稿费,写作就更加起劲了。
在平时做家务时,女儿会把看过的报刊杂志整整齐齐地放好,等到积累了多了就拿到废品回收站去卖掉,这一部分钱也就成为了她的零花钱。在学校里,她会把自己不用的学习用品、玩具和一些卡通物品等拿到班级里去拍卖。她还和同学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店,专门卖一些不用的东西,用她的话说是物尽所用。
平时我经常会潜移默化的说一些时事新闻,有时还叫她来看看我写的博客,因此女儿的思想里已经有了投资的理念,经常会关心股票和外汇的动态,有时收音机或者电视上听到消息,马上会联想到股市将会如何变化。有一天她悄悄地跑到我这里来,拿出5000元钱对我说:“老爸,这是我通过写稿子、卖废品赚来的。你一直做股票的,你帮我买点股票,我也要做投资。”我问她买什么哪只股票,她说你买什么我也买什么,还特意要求我买业绩好一点的股票,不着急抛。我也只能依着她,每次买入都让她记一下,抛出也告诉她一声。休息日她会自己到网上查看一下股市动态,财经新闻等。尽管买的股票不多,但已经有了投资的意识。到了去年底,女儿拿出她的本子给我看,神秘兮兮告诉我,她已经赚了2000元了,盈利40%,可把她高兴坏了。
女儿通过理财,懂得节俭珍惜,懂得复利,懂得让自己的资产增值。尽管金钱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家长还是应该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教他们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生活常识,教他们一些为人处事的方式和一定的理财知识,那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 相关阅读
-
两成本科生就业能忍零月薪
团市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及新浪网教育频道昨天联合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与2009年相比,今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有所缓...
-
楼市趣事:别提房子 身后有人盯梢
“真是挺吓人的,你聊得正欢哪,身边突然蹦出来一个人,问你要不要买房或者卖房。”提起两次被中介盯梢的经历,市民冯小姐至今仍觉得心有余悸,浑身汗毛直竖...
-
年薪30万白领欲跳楼 连续数月加班身心受折磨
粟粟 “如果不是大楼高层的窗户不能打开,很多人都可能已经跳下去了。”说这话的calvin(化名)并不是“富士康”工厂的一线员工,而是年薪30多万元、就职于...
-
拒当房奴80后夫妻签10年租房协议:算算明细账
租房合同 房子二室一厅,位于大渡口区钢花路,每月房租700元,10年就是84000元 只租房不买房,在一对80后夫妻眼中,这是理想的住房状态。在市区寻...
-
80后女孩买房故事:爱情和房子如何选择
黄丽娜 她,典型的“80后”,工作两年,月入四千,很想结婚,缺套房子,在扑朔迷离的楼市里,她成了“剩女”。 号称空前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新国十条...
-
重庆单身人士月收入2000元以下可申请公租房
记者24日从重庆市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上获悉,备受关注的公租房申请标准初步确定,单身人士月收入2000元以下,或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住房困难群众,可向政...
-
高房价催生蜗婚族 城市80后选择离婚不离家
由于无钱再购置一套房产,离婚的“80后”无奈选择蜗居在一处也不分道扬镳,这类“80后”自嘲为“蜗婚族”。这种生活压力及飙升的房价催生的“蜗婚”现象,如...
-
蜗婚族代表之一:由夫妻变成同居朋友
讲述者:苏哲/男 28岁 我和前妻,不,现在准确地说应该是合住的异性朋友,离婚一年多了,在外人眼中,表面上和正常夫妻没什么两样,同出同进,只是防盗门...
-
蜗婚族代表之二:反目成仇的冤家
讲述者:朵朵/女 28岁 我现在的生活简直糟糕透了,感觉日子真是“蜗”到家了,不仅婚姻“蜗”着,就连心情成天都是“窝屈”的。和前夫结婚不到一年就离婚...
-
蜗婚族代表之三:蜗出感恩的复婚
讲述者:牧枫/男 30岁 今年我刚跨进而立之年,按说年龄也不大,可是在情感生活中却经历了很多,先是和妻子离婚,又经过几个月的“蜗婚”生活,最后又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