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资金池理财产品,在肖钢看来,可能导致发生负债严重的借款人遭遇现金流困难或违约,从而对银行体系构成压力。此外,对短期产品和背后较长期标的项目的不相匹配,肖钢同时警告称,一些产品募集的资金根本未与任何项目挂钩,也有一些产品募集的资金用于偿还到期的理财产品并避免流动性短缺。
一位国有大行理财产品分析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一般以投资债券、回购为主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较低,不过风险也较低,投资信托融资计划和贷款性的理财产品则收益相对高些,一般也不保底,风险也比较大。不排除有高风险的理财产品资金链紧张,一旦出现风险,就有可能需要通过新增的短期理财来还旧。”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投向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同业存款的占60%以上,债权类项目类融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票据资产、银信合作等)占25%左右,高收益型权益类资产占10%左右。普益财富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产品期限集中于1-3个月期限的产品,市场占比达55 .87%,比2011年增加了21.70%。
投资方向不透明导致系统性风险暗涌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研究员王增武看来,目前理财产品资金池的问题不容忽视,由于投资方向和投资组合均不透明,因此很容易导致肖钢所说的“庞氏骗局”,从而产生系统性风险,只不过目前风险没有爆发,但如果以后一旦出现资金缺口,就会形成很大的问题。
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到了8.09万亿人民币,而同期的新增信贷也不过6.72万亿元。“上半年银行理财余额超过6万亿元的资产中,全部项目融资类的资产(即类似于信贷类的资产)占1/4,大约为1.5万亿元左右,与整个中国银行业的资产相比,也就在1.2%左右,就算将其全部资产证券化,占比也并不多,所以银行理财业务整体风险可控。”银监会创新和监管部理财处处长苏薪茗认为,因此,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的提法并不严谨,因为有银行内部和银监会的常规监管,而银监会也正在酝酿出台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办法,对于每一个开放式理财产品,对应的是一个投资的资产组合,并不是一个资金池。
然而,多家外资机构已开始对中国影子银行中的理财产品市场做出了警示。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通过测算指出,中国目前的“影子银行”规模大概有24万亿元,相当于中国半年的G D P,这里所谓的“影子银行”概念包括了银行的表外活动如信托和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包括债券在内的信用类金融产品。
IM F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亦表示,“通过理财产品筹得的资金被用于为表外资产融资(发行理财产品不会计算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由于这些资产的细节并未公布,很难评估潜在的信用风险,这类风险若突然爆发,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因此,资金运作的透明度高是理财产品存在的重要问题。(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