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涉案地域范围广、金额大、情况复杂。从我们研究掌握的很多案例看,范围小的涉及几个省市,多的涉及二三十个省市;涉案金额大多在千万元以上,有的达到数亿元;牵涉到投资者少则上百人,多则数千人。
二是资产易被转移、证据易被销毁、人员易潜逃。这些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人都是早有预谋,精心策划,有的还有很高的反侦察手段,当公安机关收集到一定证据,决定实施抓捕时,经常出现人去楼空,证据被销毁,赃款不知去向。
三是花样不断翻新,隐蔽性强、欺骗性大。与其他领域先后出现的各种欺诈活动相比,有的非法集资案件是利用股票发行或转让的形式进行欺诈活动,本质仍是非法集资,但方式方法更隐蔽,迷惑性更强,不仅老百姓很难识别,有时甚至需要监管部门花很大力气来进行认定。
在采访中,西安市金融办工作人员通过本报向广大市民提醒:如今我们身边的非法集资行为并不少见,请大家提高警惕,不要被高利息诱惑。参与非法集资,损失只能由自己承担。
金融秩序需共同维护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打击非法集资类案件力度的不断加大,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也有了一定增强,但与此同时,非法集资活动的方法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着。如今在西安市遍地开花的各类担保公司,也普遍存在着经营不规范的情况。西安市金融办工作人员介绍说,“虽然国家明令禁止担保公司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活动,但如今市面上部分公司虚报注册资本,故意曲解融资性担保的含义,以高额投资回报作为诱饵,通过虚构借款人签订担保借款合同,非法募集资金的行为,也相当普遍。”根据现行法律及相关政策,无论普通担保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都不能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面向社会公众吸收社会资金,更不能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担保公司或投资公司凡有此类行为,均属违法违规。
因此,西安市金融办郑重提醒:市民百姓参与违规的理财业务,不但涉嫌违法违规,而且一旦出现风险,损失将由自己承担。(三秦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