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投资理财

市场再曝巨亏事件银行理财缘何“越理越亏”

银行理财缘何“越理越亏”

2013-07-02 11:34:20

  投资5年,亏损近30%,同期的累计通胀率超过20%,这样的“倒霉事”最近就发生在了购买光大银行一款“同享二号”中华精选投资理财组合的投资者身上。

  近年来,理财走入寻常百姓家,但各种理财产品“越理越亏”,甚至连本金都亏损的案例也不断浮出水面。银行“同享”收益,却不“同享”风险惹来诸多争议。

  10万元5年“理成”只剩7万元

  根据光大银行日前披露的“同享二号”中华精选投资理财组合的月度投资报告,该款成立于2007年10月31日的理财产品,最新的单位净值为0.7029元,运作以来已经亏损29.71%。

  也就是说,一位客户5年前如果花10万元购买了该理财产品,现在不仅毫无收益,而且本金也只剩下7万元左右。

  光大银行这款产品近年来的投资报告显示,该产品仅仅在开始运作的头两个月里获得了正收益,从2008年1月31日起,该款产品就踏上了“亏损的不归路”。

  数据显示,2008年1月31日该产品单位净值为0 .8952元,亏损10 .48%。2008年10月31日,该款产品单位净值只剩下0.5149元,亏损幅度高达48.51%,近乎腰斩。迄今该款产品已经经手了三任投资经理,但亏损的局面依然无法扭转。

  根据产品介绍,“同享二号”是由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投资顾问,投资于以中国为核心的大中华区资本市场的开放式理财产品。该产品由境内投资和境外投资两部分构成,产品根据宏观经济及市场变化情况,主动对境内境外战略性资产配置进行不定期调整。在光大银行的官网首页上,该款产品还被列为推荐理财产品。

  巨亏何以“前仆后继”

  理财产品巨亏,光大银行并非个案。整个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成为众多银行理财产品巨亏的硬约束条件。

  “进入时点实在不好,2007年10月份A股泡沫破灭,上证指数从6000点狂泻,走出国内股票历史上最大的单边下跌行情,一直到今天累计下跌了64%左右。”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殷燕敏指出,其实这一时期理财产品也存在“时运不济”的因素。

  光大银行近年来在理财市场上不断推新,理财早市、理财夜市等新概念都走在同业前列,不过,这次的理财亏损事件还是让其受到了不少质疑。

  这种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明显的还有外资银行。例如,作为发行Q D II理财产品的大户花旗银行来说,2011年就曾受到欧债危机影响,其一款产品曾创下净值累计亏损56.04%的纪录,而星展银行去年底也被爆料一款Q D II理财产品亏损了近20%。

  南洋商业银行的一款“南商中国源动力基金”运作至今的5年多时间里也已经亏损了34.86%,过去3年的亏损幅度也超过10%,其成立的时间也在同一时期的2007年10月份。

  殷燕敏认为,这样的市场走势,本身就很难获得正收益,市场因素是光大“同享二号”成立5年来一直亏损的主因,市场情况不好,产品收益走势难以有翻身的机会。从同期的M SC I中国指数来看,同期该指数跌幅达到42.23%,远超过其产品亏损的幅度。

  业绩不佳管理费居高不下

  尽管不时有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的案例出现,且收益率也一降再降,但银行的管理费却居高不下,投资者热情也并未减少。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虽然不是很高,今年多在4%-5%浮动,但至少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是一种旱涝保收的投资渠道,总比把钱直接存在银行里要好。”长期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位上海市民表示。

  其实,与亏损本身相比,备受诟病的是银行只愿“同享”收益,而把风险抛给投资者“独享”。面对投资者出现的亏损,对应的是银行不断增长的理财服务手续费收入。

  • 相关阅读
  •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先读懂五大关键词

      从2004年首款产品发行至今,银行理财产品已走过了9个年头。普益财富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2.8万余款,同比上涨25.84%,发行规模24.71万亿元,同比增长45.44%,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

    时间:05-08
  • 银行理财“五一”料无惊喜 黄金挂钩产品难觅其踪

      “哎呀,怎么预期收益率还是这么低?”正在某股份制银行网点咨询理财产品的刘雅觉得很失望。她发现,与往年五一假期不同,今年并没有针对小黄金周的银行理财产品,且在售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比上个月又下...

    时间:05-02
  • 银监会出重手 银行理财被绑“紧箍咒”

      继下发通知要求银行对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进行限期整改后,银监会日前又再次“动刀”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受此影响,近年飞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发展速度将有所回落。  银监会网站日前刊发规范理财投资...

    时间:03-29
  • 银行理财产品 上周发行479款

      记者常艳军报道: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上周(2013年3月16日至2013年3月22日)54家银行共发行了479款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减少32款。上周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保本浮动和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共137款,市场占比为28.60%...

    时间:03-27
  • 银行理财产品口头承诺不能信 四种产品最好别碰

      每逢岁末年初,各大银行就像约定好似的掀起一轮轮揽储大战。而最近几年,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已成为银行揽储的重要手段。目前,各大银行又进入到集中发行理财产品的高峰期。数据显示,仅2012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的...

    时间:01-08
  • 银行理财产品门槛超10万

      记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大多为10万元以上。据某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在十多款能申购的理财产品中,只有两款5万元起购,其余产品的投资起点全都是10万元,甚至100万元。  据统计,截至5月末...

    时间:06-27
  • 银行理财冲“考核时点” 平均收益全面上升

      随着6月底银行半年考核时点的临近,银行“敛钱”战再次打响。记者了解,上周各期限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全面上升。  普益财富统计显示,上周22家银行共发行了104款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

    时间:06-25
  •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有窍门:四招锁定高收益

      降息“靴子”落地之后,银行理财产品再次受到市场的热切关注。尽管收益率下降的情况在短期内尚未出现,但去年大热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的趋势却似乎已成为市场人士的共识。而如何及时锁定高收益产...

    时间:06-25
  • 高端产品频现巨亏 银行理财专坑“有钱人”?

      “银行新推出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达10%,起购价格100万元,仅限高端客户购买,欲购从速。”看到这样的短信,大多数人会郁闷:高收益都被有钱人拿去了。  不过当事者却不领情。昨日,一位高端理财产品...

    时间:03-27
  • 银行理财爆发式增长存三大隐忧

      在昨日举行的“卓越2011年度金融理财排行榜颁奖盛典”上,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银行理财爆发式增长固然感到很可喜,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隐含着一些问题,比方说银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而...

    时间:0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