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期将于今日打开。今日24时或迎今年以来国内油价首次“三连降”。
调价窗口临近国内成品油价格有望“三连跌”
自9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整体呈现震荡下行的态势。在9月29日和10月31日,发展改革委连续两次宣布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按照我国《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时。
11月13日是新一轮计价周期的第9个工作日,新一轮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将于今日24时开启。
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12日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变化率为-2.61%。由此测算,本轮调价周期内国内油价下调概率较高,幅度很可能在每吨100-150元之间。
由于有关部门并未公布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具体测算公式和参照油种,因此各研究机构对调价的预测有所不同。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机构对本轮油价下调方向的预判基本一致,预测每吨降幅均超过百元。
据安迅思数据模型测算,若国际油价维持目前水平,14日国内油价下调幅度约每吨155元,全国90号汽油每升下调0.11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13元。除非未来布伦特油价反弹到每桶114美元以上,此次调价才可能因调幅不足每吨50元而搁浅。
安迅思资深分析师梁丹认为,国内油价迎来“三连跌”是大概率事件。从当前形势判断,国际原油维持弱势震荡格局,短期内暴涨至每桶114美元以上的可能性极小。
油品升级概念刺激批发价“逆势”回升
虽然国内成品油价下调预期已经基本明确,但近期国内成品油批发行情却令人意外的不降反升。
研究机构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进入11月以来,中石油、中石化等主营销售机构93号汽油批发价每吨上涨100元左右;0号柴油每吨上涨90元左右。
其实,非但下调预期并未直接打击成品油批发市场,连10月底国内油价下调之后,下游行情跟跌的氛围也不明显。
对此,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高国云表示,究其原因在于季节需求旺季再加上油品升级对行情带来的支撑。
10月3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7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降低0.06元。
“上次国内油价下调幅度较小,对市场影响有限。再加上部分地区在汽柴油升级之际提升油价,因此使得下调幅度‘被对冲’。”高国云表示,此外,油品升级使得中石油、中石化等主营单位减少了低品质油品的外采量,这也使得市场更加紧俏。
“9月到11月是柴油需求的高峰,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批发行情的坚挺。”易贸研究中心分析师温莎表示,一方面农业秋收用油量大,另一方面,11月圣诞订单因素带来了工业用油的增加。这些因素都推动了柴油消费的放大。
中宇资讯分析师孙雪君表示,预计本轮国内油价下调前,批发行情仍维持坚挺。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