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曾颖如(右三)调研南海,了解“电子义工证”。南海团委供图
南方日报讯 上周五,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曾颖如到南海调研,指导团南海区委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狮山树本产业家园、大沥的佛山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南海青商大厦、南海青年城等地,重点调研了南海“全民义工”行动计划。
目前,南海正在筹建志愿组织孵化基地“志愿V站”、青年社会组织总部基地“南海青年城”等项目,南海26万义工也有望换上“电子义工证”。这些项目都旨在进一步推动南海编织“全名义工”网络。曾颖如勉励南海共青团和广大青年要在基层治理中充当先锋作用,敢想善为,将“全民义工”打造成“家·南海”的生力军,做出特色品牌。
26万义工将有“电子义工证”
在狮山松夏工业园树本产业家园,调研组了解了义工之家的运作情况,重点调研了南海全民义工行动计划,尤其是“电子义工证”和“志愿V站”的筹备情况。
南海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至今已经有20年的时间,目前,南海义工正在建立“四个一”运行体系,将依托电子义工证为载体,“南海义工之家”APP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爱心商家联盟为支撑,社区志愿服务为发展,最终编织起覆盖全南海的“全民义工”网络。
其中,南海电子义工(志愿者)证被誉为南海义工“一卡通”,融合了爱心商家联盟、志愿服务、APP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等功能。该卡不仅将提供身份识别、服务计时、实时统计、培训记录、信息匹配、信息查询及信息恢复7项志愿服务功能,还享有志愿者专属的社会礼遇,特别加载了团员服务、保险保障、交通出行、医疗便民、旅游服务、爱心联盟、社交互动7项便民服务功能。
目前南海有26万注册义工,其中约1万名为星级义工,今年将铺开发行3.6万张电子义工证,三年内推出6万张,2015年起常态化推广,直至纸质证完全由电子证替代。
目前,南海还在筹备建立“志愿V站”,其既是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和城市文明形象的推广中心,同时还将承担志愿服务的体验平台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孵化功能。南海团委负责人表示,建立“志愿V站”,目的是将志愿服务工作阵地延伸至社区和群众一线,引领南海实现“全民义工”风潮。
调研组一行考察时,恰逢狮山镇60多名大学生村官正在参加村居志愿者工作培训班,曾颖如对团南海区委成立大学生村官发展促进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希望其能打造成广大大学生村官学习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平台。同时,她还鼓励南海将“全民义工”计划打造成“家·南海”的生力军,做出特色品牌。
青年社会组织将有“总部基地”
随后,调研组一行还来到了大沥的佛山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以及南海青商大厦和南海青年城项目的施工现场,调研青年的就业创业和社会组织发展情况。
据悉,创业孵化基地是整合政府、高校和青商会、青联等群团组织资源,打造集政策研究、创业指导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青年创业孵化平台。首期斥资500万,面积约950平方米,设有114个座位的开放式办公区,为符合条件的在校大学生和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两年内免租金、免水电等硬件支持,同时提供包括人力资源培训、数据分析、金融支持、证照办理、财税业务等一站式服务。
调研组与首批进驻的“点赞电商”等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深入交流,曾颖如对孵化基地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其继续充分整合资源,充当政府、企业与青年对接的桥梁,推动青年电子商务发展,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最后,调研组一行来到南海青商大厦和南海青年城的施工现场。据悉,南海青商大厦地处南海桂城千灯湖板块,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将建成包括交流融商、综合秘书、培训拓展、服务项目研发、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打造“青商之家”,成为青年企业家交流抱团合作的新载体。
目前,南海正计划在万科金色领域广场建立青年社会组织总部基地“南海青年城”,总面积约400平方米,将承担青年社会组织的沟通联系、管理服务职责。此外,项目还将主动承接一些政府转移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曾颖如要求南海共青团要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活动中做好党的助手,要在基层治理中充当先锋作用,敢想善为,凝聚和团结更多青年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去。
撰文:张素圈 陈润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