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煤炭政策频出,舆论普遍称之为“救市”行为。而业内人士称,政策着力点是对涉煤乱收费乱摊派进行清理,尽管能暂时为煤企减压,但无法挽救煤炭行业的下行趋势,因此并不能夸大为“救市”行为。
主要产煤区山西和内蒙古是积极分子,二者的煤炭政策着力点分别在减免税费和保证供应,以期借此刺激该地区煤企的生产积极性,为地方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山西的焦虑是显而易见的,其今年一季度的GDP同比增幅仅为5.5%,位列全国倒数第三,而“煤炭马车”颠簸难行是GDP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汾渭能源煤炭市场分析师王旭峰感叹道,“连续几个月发不了工资,不断降价回笼资金,依靠银行贷款维持生产,这就是曾经的煤炭第一大省的现状”。
5月18日,山西省下发《山西省2014年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方案》,明确在煤焦领域还将继续暂停提取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两项煤炭资金;继续减半收取煤炭交易服务费;规范公路运销煤炭管理行为,禁止强行统一经销,不得在国家、省规定之外收取其他费用。
煤炭分析师刘冬娜告诉《金证券》记者,山西的政策集中体现为取消各项不合理的收费,是对以往乱收费行为的一种清理,这可以为企业减负,但不具有明显的救市意义,因为它无法挽救煤炭行业整体下行的局势。数据显示,一季度,山西煤炭行业实现利润8.04亿,同比减少52.13亿元,下降86.64%。
刘冬娜称,政策如果真正落实,可以为煤企每吨减少15-20元的成本,而目前大中型煤矿每吨煤的利润大概为60元。
一位煤炭业人士对《金证券》记者回忆称,“煤飞色舞”正当红时,煤在产地能净赚500元每吨,煤炭港口价高达800多元每吨,而现在已经降到530元每吨。“煤炭行业市场化改革实行两年,期待更大力度的救市是妄想,也不要再呼唤救市了,煤炭企业在市场的倒逼下,降低了开采成本,优化了经营模式,总是要经历阵痛才能成长的。”
新闻链接
安监总局加大关闭小煤矿力度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昨日表示,煤矿企业的亏损主要是由于供大于求,利用这个机会整顿关闭小煤矿的力度要加大。4月下旬,国家能源局就发布了《关于做好2014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2014年我国将淘汰煤矿1725处,淘汰落后产能1.17亿吨。
分析师认为,由于目前国内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是产能过剩,而近两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受下游需求放缓的打压,需求不能支撑继续扩张的煤炭产能。因此,淘汰、关闭一批弱小产能既有利于落实能源局产能控制目标,又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对行业整体是有利的。□金证券记者 储伟伟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