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投资理财

学者: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科学发展动力

学者: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科学发展动力

2014-10-29 08:55:00

来源:人民日报

    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对复杂形势,经历了严峻考验,取得了重要成绩。目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但受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的共同影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科学判断经济形势,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就能趋利避害,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年初制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同时面临下行压力

    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态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经济增长看,2013年GDP增长7.7%,与上年持平;2014年前三季度GDP增长7.4%,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从产业结构看,201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为4.0%、7.8%、8.3%,其中第三产业增速最快,占GDP比重达到46.1%,超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2.2个百分点,首次在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中居首,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结构调整任务。2014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增速继续快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46.7%,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同时,就业状况持续改善,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2014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1000万,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远低于预期,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存在下行压力。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看,支撑我国发展的要素条件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当前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明显,保持适度增速难度较大。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可以从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看出来:201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虽然保持了与2012年相同的7.7%的较高水平,但反映实体经济增长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速度为9.7%,比2012年降低0.3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9.6%,比2012年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实体经济状况的制造业投资增长18.5%,比2012年下降3.5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的新低。201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1.5%,比2012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2014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5%,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 农户)增速为16.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为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减少,反映出较为明显的经济下行压力。使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趋于平稳的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超过30个月连续下降,二者变化趋势的持续背离显示实体经济增长存在困难。

    经济下行压力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会增加化解产能过剩的难度。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而化解产能过剩需要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和有利经济环境。其次,会增加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经济下行必然会对财政收入带来负面影响,加大缓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难度。经济下行会引起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不利于保持信贷供求平衡,增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第三,会增加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难度。经济下行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挤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空间,进而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

    科学分析产生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原因

    科学分析产生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原因,才能有效实施兼顾当前和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实现科学发展。

    引发经济下行压力的长期因素。首先,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如经济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再单纯追求高速度,而必须在发展中统筹经济增速、结构调整、提高质量效益等多项目标。其次,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供给增长逐步放慢,以往劳动力供给相对宽裕的局面不复存在,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这会影响到经济增速。第三,我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不能再走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追求高速度的老路,必须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兼顾经济与生态建设,需要把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第四,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后,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新变化特别是发达国家意识到服务业过度发展、产业空心化等结构性问题,一方面试图实现再工业化,另一方面加紧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使得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经济环境日益严峻,这会对我国经济形成较长期的影响。

    必须积极应对的短期因素。首先,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目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达国家由于采取一系列超常规解救危机的措施,正在逐步走出危机的最坏阶段。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化,造成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没有消失。而且西方国家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超常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危机的恶化,但也加重了经济进入复苏阶段后的负担,使得当前经济复苏脆弱乏力、过程扑朔迷离。世界经济复苏呈现新的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机遇、更具挑战。其次,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率减缓,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使得资本形成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所降低,也影响到经济增速。第三,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们采取的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对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拉动国内需求、保持我国经济适度较快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特殊时期的政策措施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产生一些影响,增加了解决诸如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以及金融领域风险等业已存在的问题的难度。消化这些影响,也会带来经济下行压力。

    以科学发展为指向,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经济下行压力

    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应区分产生下行压力的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在应对长期因素方面,需要正确认识现阶段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变化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综合统筹,保持定力,积极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降速的现实,把握时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应对短期(周期)波动的宏观调控日常工作中,应把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大方向,夯实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顺势而动,有所作为,克服困难,把下行压力转化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这些理论与实践创新是指导我们科学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有力武器。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条件下系统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经济工作的各个环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部署。

    适应新形势,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应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形势,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应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战略上增强信心,努力抓住机遇;在战术上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在2013年经济形势跌宕起伏时,我们在总结以往宏观调控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以此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过去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我国宏观调控创新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其一,明确了调控区间的数量界限,增强了调控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透明性以及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其二,明确把保证就业放到更加重要更加优先的位置,只要就业水平有保障,增长的下限和物价的上限可以有一定弹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其三,强调将短期宏观调控目标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的政策制定原则,短期调控政策措施要围绕长期目标来实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时,宏观调控更多考虑长期目标的实现。其四,有了合理区间框架,我们在面临经济波动时更能保持定力、沉着应对;针对具体问题能够综合施策,兼顾宏观微观、更加注重微观,精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有效降低政策成本,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其五,有助于在宏观调控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坚定地把应该和能够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

    (汪同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相关阅读
  • 农交会现场贸易额达467亿元

    记者张雪从农业部获悉: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今天在山东青岛落下帷幕。...

    时间:10-29
  • 发改委再开会讨论电改 各方博弈已接近最后阶段

    上证报记者独家获悉,国家发改委昨日组织召开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专家研讨会,研究改革思路。...

    时间:10-29
  • 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以全产业链对冲经济波动

    全产业链模式的优势,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由此可知,国企改革不是单向度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在不断发现新的增长点和承接社会公共需求之间寻求双向度发展。...

    时间:10-29
  • 科技服务业8万亿蛋糕力促经济提质

    近年来,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和服务业态不断涌现,服务质量和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邓永旭解读,科研经费方面的投入强度,是衡量大国科技投入水平的最为重要指标。...

    时间:10-29
  • 广东东莞第三季度LED企业统计工作开始

    根据《关于开展2014年第三季度东莞市LED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调查的通知》,目前,东莞市半导体照明行业协会将对第三季度东莞市LED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该协会提醒,企业可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2014年第三季度东莞市LED企业统计快报》,写明产品情况、总产值、出口总额等问题,并将电子档报送至行业协会。...

    时间:10-29
  • 北京公交调价:多数听证会参加人支持地铁3元起步

    (记者贺勇)28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25位听证会参加人全部同意调整票价。据李虹分析,方案二有利于鼓励刷卡乘车,方便乘客快速上下车,也便于企业掌握客流情况,合理安排运力。...

    时间:10-29
  • 外贸企业可以先生产后备案

    根据加工贸易出口政策,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在出口订单确定时就能确定成品的净耗,在成品加工后出口前能准确申报净耗;而损耗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同一产品不同批次损耗可能出现差异,多数产品全部生产完成后才能核算出这一成品的损耗量。“以前老是担心因为疏忽会造成数量出错,现在海关备案合同简化了,又可以按照实际订单的料件数量、成品数量、单耗关系去备案,这样就不存在数量差错了。...

    时间:10-29
  • 湖南茶叶交易开始搭上电商快车

    (记者侯琳良)26日,湖南省茶业集团在长沙宣布成立电子商务公司,这意味着湖南传统强势农产品——茶叶交易开始搭乘电商快车。湖南省商务厅负责人表示,电商平台的搭建将全面引爆湖南茶叶的产量和销售,对湖南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时间:10-29
  • 中国人养老要多少钱 “没存百万免谈”太矫情

    他们一辈子生活得恬静安然,虽然贫穷,几无存蓄,但除非病老到卧床不起,他们一生堪称生命不息,劳作不止。...

    时间:10-29
  • 中国石油最新科研成果:“地沟油”变身钻井润滑油

    (丁志军、齐永茂)将“地沟油”研发成钻井润滑油,在石油钻井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公司这一科研成果目前在国内尚属首创。截至10月21日,该成果已在120口水平井钻井中推广应用,累计用量达700余吨,为绿色、高效、低成本开展石油钻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时间:10-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