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网上表达意志须尊重法律 谩骂攻击侵犯他人权益

谩骂攻击侵犯他人权益

2013-08-21 11:41:00

来源:法制日报

  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与纪连海、廖玒、陈里、潘石屹、薛蛮子等十多位网络名人举行座谈交流。交流中,微博“大V”们达成共识,网络名人应坚守“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

  在5天后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这一“底线共识”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者。

  中国互联网协会由此专门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的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全民网络”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达到4.2亿。其中属网络微博客发展最为迅速。根据有关机构最新统计,我国103家微博客网站的用户账号总数已达12亿个。

  多名专家学者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现实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都应适用于网络空间,任何人都应对自己在网上的言行负责任。

  网络平台表达意志须尊重法律

  7月21日,女歌手吴虹飞在微博上发言:“我想炸的地方有北京人才交流中心的居委会,还有××的建委……还有我想炸的人是完全无节操的所谓好人。我才不会那么傻告诉你他的名字,等他炸没了上了新闻你们就知道了。”

  尽管她在20分钟内即删除了这条微博,但随后还是被北京警方行政拘留10日,于8月2日释放。

  这一事件也为在互联网上发言的大V们敲响了警钟。

  “有些人动不动就进行人身攻击、污蔑他人、进行无根据的猜测和指责,或者任意在网络上捏造事实、编织谎言、传播谣言,对他人进行恶意人身攻击。”长期研究网络传播的武汉大学教授沈阳在接受《法制日版》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新浪微博社区管理中心在今年五六月曾进行过一次统计,已经处理了超过18万起不实信息、人身攻击等类微博,“这个量挺大的,证明某些网民已经养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口无遮拦”。

  但根据相关法律,网络言论任意侵害他人权利的,可能构成犯罪,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网络言论一旦越过法律底线,至少可能涉嫌三种罪名,即侮辱罪、诽谤罪、诬告陷害罪。

  随着微博的出现,网络社区已经引入了一些管理机制,法律法规这条底线也更加清晰。”沈阳强调,任何人在利用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意志时,均应尊重法律和事实,否则,以侵犯他人人身或人格权为基础的言论必然要以受到刑罚为代价。

  • 相关阅读
  • 信用卡套现又出新招:买投资金条立即回购变现

    近期,除了持卡人熟知的黑中介信用卡套现方法之外,又出现了新的套现方法,即持卡人通过购买投资金条然后赎回可以快速套取信用卡中的额度变为现金,该交易被视为正常消费,可以通过申请分期付款。...

    时间:08-21
  • 地下窝点生产网络虚假宣传 假冒保健食品获暴利

      一盒保健食品零售价680元,成本价5元;一盒神药号称保证服用者3年不中风,成分就是淀粉、水、糖浆;假冒保健食品如何从地下生产到最后销售获取暴利?...

    时间:08-21
  • 因公喝伤跟跳楼一样不算工伤 上下班出车祸算工伤

      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其认定也成为受伤职工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公司待遇的重要一环。记者近日采访获悉,因公陪酒喝出病不算工伤。  因公喝伤跟跳楼一样不算工伤  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

    时间:08-21
  • 法医学会称未收到对大学生地铁坠亡案鉴定异议

      近日,因质疑中国法医学会在“马跃案”中出具的鉴定结论“荒谬、不负责任”,法医王雪梅发表视频声明,宣布辞去该学会副会长职务并退会。昨日,中国法医学会表示,暂未收到王雪梅退会申请,...

    时间:08-21
  • 大学生地铁站内遭电击死亡 被认定不属安全事故

      21岁的大学生马跃,3年前在北京地铁2号线鼓楼大街站内不幸被轨道电击身亡。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批复认为,该事故不属于安全生产事故。但马跃的母亲对该批复持有异议,将西城区政府诉至法院。今天上午,北京市第一中...

    时间:08-21
  • 400多万的法拉利4年修不好 4S店称总会出问题

      今天我们接到了杭州一位蒋先生的电话,蒋先生说,09年的时候,他买了一台价值400多万元的法拉利跑车,可是买回去才半年,麻烦就开始了。直到现在,问题还没解决。...

    时间:08-21
  • “乌龙指”暴露机构赚钱途径

      昨日,记者在新浪财经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上面写道,8月16日的光大乌龙事件不仅搅得市场天翻地覆,更把机构套利及程序化交易暴露在普通股民的视野之中,大家不禁感叹:“和咱们简单机械又苦逼的操作相比,原来机构有这么多赚钱的法子!”...

    时间:08-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