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黄金周与带薪休假应并行不悖

黄金周与带薪休假应并行不悖

2013-10-18 09:20:56

来源:北京青年报

插图/蓝鸟

    调查表明,今年“十一”黄金周,堵、挤、贵是受访者最大的感受,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人感觉自己黄金周之行折腾、闹心、后悔、被宰,等等。本该玩得很尽兴的七天长假最终以懊恼的方式结束,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真实感受。于是节后关于取消黄金周的议题再次被提起,而对于到底什么样的休假制度才是符合我国国民的真实需求成为很多人的思考。休假制度到底该朝怎样的方向发展?

    我国假日总量真的到达极限了吗?

    一个常识性的叩问:既然大众对黄金周可能或注定发生的拥堵情形完全知情或完全可预见,旅游活动并不具有任何强迫性,黄金周旅游的服务质量与体验价值又广受诟病,那么,具有自主选择权的游客们为什么还要“千军万马”去挤十一黄金周这座“独木桥”呢?

    其实,中国人虽然“被集中放假”,却不是“被集中旅游”,因为政府、民俗、道德都没有强迫民众旅游,更没有强迫民众集中旅游。“黄金周集中出游”导致景区拥堵这种貌似不理性的现象,只能说明一个真相——就是长假供给的短缺,带薪休假落实不到位乃至在可预见的将来无法落实到位。黄金周集中出游是每一个旅游者基于知情、自愿、无奈的理性选择。

    春节满足的是民众关于家庭团聚、文化传承的传统精神的需求,黄金周满足的则是日益增长的以旅游消费为载体的现代精神需求。毋庸讳言,对于当今的中国主流人群来说,春节这种传统精神需求虽然依然很重要,但已经呈现逐渐衰减的态势,而旅游这种现代精神需求却是与日俱增,春节出游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民众旅游消费需求释放的瓶颈,不在于消费动机,也不在于消费能力,只在于长假短缺,而增加长假供给无非两个途径——切实推行带薪休假和增加黄金周。其实,单纯推行带薪休假,把带薪休假落实到位,是不是就可以解决集中出游的问题呢?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是一种想当然——尽管带薪休假在欧美及日韩得到了全面普及,但其圣诞节前后依然自发形成类似我国春节一样的交通高峰,每年夏天地中海沿岸也是人山人海地集体度假,日本人在春天看樱花更是万人空巷。何况即使最乐观的《全国旅游休闲纲要》,也只设定了在“2020年基本落实带薪休假”的战略目标。如果只比较法定节假日的数量,我国已经处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加上带薪休假的因素,我国就处于全球倒数的位置。因此,现阶段疏通民众出游需求“堰塞湖”,解决出行“拥堵”问题的现实之道是,在进一步切实推进带薪休假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增加2—5个法定假日,以增加一个黄金周、同时延长春节长假。

    毫无疑问,一个社会的特定发展阶段,一定存在假日总量的极限,但这个极限在哪里? 在2007年以黄金周存废为核心的法定假日调整之争中,参与讨论的许多专家都不假思索地预设了一个前提——就是我们的全年休假日达到了114天,这已经是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承受的极限。如果真是一个极限,应该是在相关研究和论证之后,才能得出结论。事实上,1993年实行大小周末制度、1995年实施周五工作制、1999年增加3天法定假日、2008年增加1个法定假日,都是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或者说,因为其无比复杂的程度,现有科学手段无法加以测定。如果不加以研究与论证,或无法进行测定,就断然否定再增加法定假日的可能性,当然是极不严肃、极不科学的。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湘鄂情回应被骗6000万称已报案

    昨天,湘鄂情还就此前湖北买地被骗6000万元一事发布澄清公告。湘鄂情已于2013年9月26日就刘志波、徐莉涉嫌诈骗一案向武汉市公安局报案,并对项目所涉资产进行了查封。...

    时间:10-18
  • 多美滋就第一口奶事件道歉 与赞助项目有关

    近期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行贿医护人员以争夺婴儿“第一口奶”的多美滋昨天给记者发来调查结果,多美滋就此事致歉的同时,也承认公司高管负有责任,并将开始整肃中国区管理层。对于具体措施,多美滋表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立即全面中止该妇幼健康教育项目在所有地区的执行。...

    时间:10-18
  • 鸿鹄逸游开创“顶级环球游”新模式

    携程旗下顶级旅游品牌HHtravel鸿鹄逸游,10月15日发布“A380新航套房·环游世界”系列顶级产品。鸿鹄逸游CEO游金章表示,“通过与国际高端旅游品牌的不断深入合作,鸿鹄逸游已经在高端旅游市场获得更多独有资源、独家产品。...

    时间:10-18
  • 取消黄金周真会被百姓“骂死”吗

    (商务部网站10月17日)  设立黄金周,肯定不仅是为了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而更多的是基于让国民拥有更多休假时间的考量,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体现。长此以往,百姓不仅骂黄金周的种种弊病,骂带薪休假政策的不彰,还会“骂死”立法者和行政监管者的愚笨与不作为。...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