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乳业市场风云变幻 重组自律提振信心

乳业市场风云变幻 重组自律提振信心

2014-05-27 10:14:00

来源:京华时报

①消费者在酸奶区选购产品。

    图/CFP

②超市促销员推销奶制品。

    京华时报记者

    王海欣摄

③进口牛奶区品种繁多。

    京华时报记者

    王海欣摄

    13年来,伴随着乳制品消费量的大幅攀升,中国的奶业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机遇。不过,这13年,奶业市场发展并不平静,毒奶粉、早熟奶、激素奶、解抗奶……接连上演的安全危机,使乳制品行业经历着舆论的压力和信任的考验。

    京华时报记者叶洲

    乳业在争议中发展

    2001年至2014年,这13年可谓是中国乳业高速发展以及不断遭受危机事件的时期。

    2008年之前,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个时期,随着各类乳品加工技术的提高、大量精良国产化设备的普及,使得各类新产品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此同时,各种低成本的小伎俩也随之而来,如水解蛋白的应用、非乳蛋白与脂肪的出现、违法添加解抗剂等各种违禁添加剂,都在这一时期出现。

    乳业的高速发展,也凸显了监管的相对滞后、产业缺乏准入门槛、重复建设和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由于乳企产能过剩,奶源等生产原料供应存在缺口,设备开工不足,为尽量满足本企业设备的产能需求,部分乳企只能不计奶质标准和收奶成本,疯狂地加入奶源争夺战中。过度竞争和争抢奶源的现象,最终引发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大爆发,并将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的信任度推至最低点,也造成了国产婴幼儿奶粉市场的低迷。

    尽管当年的乳业问题的负面影响很快就减弱,但是其留给人们的印象还是十分深刻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和身边的邻居们就开始买国外品牌的奶粉了。”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

    自婴幼儿奶粉遭遇三聚氰胺事件后,液态奶、成人奶粉、酸奶等其他种类的乳制品也未能逃离各种危机。它们遭遇了2009年皮革奶、2009年解抗奶、2010年激素奶、2012年工业明胶等事件,对国内乳制品的消费信心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之后,有关部门对上一个阶段大发展时期留下的问题进行了“补课”。国家先后出台上百项乳业安全法规标准,先后制定并发布了乳业准入政策,重新发布评定核准乳业准入条件,淘汰了60%—70%的弱小不符合产业政策规定的企业。

    儿童市场成商家必争之地

    这13年来,儿童市场也成了乳品行业各商家的必争之地。一走进各大超市,各种儿童牛奶的宣传铺天盖地,它们号称“针对中国儿童智力发育和骨骼问题”而设计的,是“专属儿童”、“呵护儿童”、“适合儿童”的儿童牛奶。

    “儿童牛奶”的产品类型为调制乳。目前市场上,三元、伊利、蒙牛、达能等液态奶品牌都相继开发出了相关的儿童牛奶产品。与普通牛奶相比,儿童牛奶的价格要高出不少。

    查看儿童牛奶的配料表不难发现,除生牛乳外,白砂糖位列配料表第二位,有的品牌还添加了蜂蜜。对此,知名奶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儿童牛奶之所以都添加了糖和蜂蜜之类的甜味物质,是因为孩子天生喜欢甜味,一旦喝了这种甜味奶就很不情愿接受不甜的牛奶,父母便只能投其所好选择这种儿童奶。

    孩子们喜欢的是香甜的口感,而家长们则看重均衡的营养。目前市场上,不同类型的儿童牛奶产品中特别添加的营养素有牛磺酸、DHA藻油、叶黄素脂、水解蛋黄粉、益生元、鱼油、膳食纤维、坚果复合油等,有些还添加了浓缩蔬菜粉、浓缩水果汁、精选谷物粉。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表示,牛奶里有一点外加成分未必不好,但它所能提供的数量十分有限,很难说在膳食整体上起到重要作用。

    王丁棉也坦言,对于商业宣传不要太迷信。对于儿童来说,从日常饮食中摄取均衡的营养才是关键,奶制品虽然很重要,但是切勿忽视了天然的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王丁棉表示,今后,国内的儿童牛奶市场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首先,儿童牛奶应该是在巴氏奶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的,为孩子提供最新鲜的牛奶。同时,也可以规避由于包装缺陷导致的一些不必要的氧化危害。此外,儿童牛奶应该走出追求香甜的误区,尽量为孩子生产纯正的儿童牛奶,减少甚至禁止“加浓、加甜、加香”的工艺的使用。

    进口奶呈井喷之势

    不知不觉间,13年来,超市牛奶货架开始变得“洋气”,进口牛奶的队伍不断壮大。产自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地的进口品牌牛奶都摆放在货架显眼的地方。

    记者发现,目前进入北京市场的进口牛奶,几乎都是常温奶。虽然销售火爆,但进口牛奶也存在一大短板,就是“新鲜度”的问题。进口牛奶由于运输周期长,因此普遍采用高温灭菌法。专家指出,首先,消毒过程中的高温

    会损坏牛奶的部分营养;其次,由于这样生产的牛奶普遍保质期较长,最长能达到一年,存放过程中营养成分还会再次减少。

    进口牛奶来势汹汹,王丁棉指出,这是由于基数少,加上近年中国需求井喷,所以进口液态奶呈现井喷之势。2008年在内地市场出现的进口液态奶也就两三个品牌,而目前有来自30多个国家超过40个品牌的进口液态奶在国内销售。

    兼并重组唱大戏

    目前,我国乳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液态奶中的品牌蒙牛、伊利、光明、三元已经成长为巨型企业,奶粉行业中的外资企业依然保持着强势的品牌优势,内资品牌看似有复苏的迹象。截至2013年6月底,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产量1307.1万吨,同比增长11.63%;其中,液体乳产量1125.9万吨,同比增长12.41%,乳粉产量76.1万吨,同比增长5.94%。

    “国内市场对奶产品的巨大需求是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经过清理整顿,我国奶业已经走向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的速度加快,现代奶业的格局初步形成。

    2014年初,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再次推出了第二批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品。该协会表示,这是希望消费者认识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改变对国产乳粉的成见。这被媒体看成是打造“国家队”选手的一个信号。早在去年9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王丁棉表示,从工信部、发改委等出台的乳业新政和政府对这个行业所持有的态度,以及从去年行业内兼并或整合的情形来看,并购整合似乎是一个趋势。也许在未来的三五年内将会出现一个并购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700多家中国乳业企业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应大大超过2/3,不同处境的企业应该从不同方面思考自身在此次兼并重组浪潮中的出路和命运。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从政府的这些举措与姿态中,释放出两个基本信息:一是说明政府非常重视奶业发展;二是说明中国奶业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当下,仍然有许多需要去规范和完善的问题。在质量安全仍为行业发展主导力量不变的前提下,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浪潮,将迎来我国乳业发展的新格局。对于企业而言,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技术更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上,培养自己的品牌美誉度。

    ■相关新闻

    哈根达斯引领冷饮高端市场

    13年来,冷饮产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哈根达斯等国外品牌也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所熟悉。哈根达斯1921年在纽约诞生,至今依然以提供全世界醇浓幼滑的冰淇淋享受为己任。从奔放的美洲到神秘的中东,从东方到西方,跨越种族地域的界限,哈根达斯把“尽情享受,尽善尽美”的“哈根达斯一刻”传递到全世界。

    哈根达斯坚持采选世界各地高品质新鲜原料,优质冰淇淋来自优质鲜奶,对鲜奶的来源,包括牛奶的品种、农场的表层土质、喂食的草甚至给草施肥的肥料都有严格的检查标准。为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哈根达斯确保每一款产品从工厂运送到客户手中时,始终保持在超低温状态。经过200多道品质检验的保障,独创了哈根达斯冰淇淋醇浓幼滑的超越口感,以此确保了哈根达斯冰淇淋的纯正口味。哈根达斯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中华区销售的所有哈根达斯冰淇淋产品都是100%由法国进口,以确保品质。

    哈根达斯的每一款产品,都融合了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味觉创意:夏威夷果仁的丰盈口感、太妃脆饼的丰富层次、草莓芝士饼的清新酸甜和醇厚绝配。最近,哈根达斯创新推出了备受推崇的熔岩冰淇淋,它的灵感来源于风靡全球、最受欢迎的甜品,加上别具匠心的浓郁软心酱,层层滋味带来缠绵柔滑的全新口感。

    “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如今,哈根达斯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哈尔滨、沈阳、西安、三亚等全国50多个城市相继开幕,为中国消费者倾注了一份独一无二的浪漫与时尚。

  • 相关阅读
  • 香港与东盟自贸协定正式谈判7月展开

    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26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26日表示,将于7月就香港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自贸协定)展开正式谈判,政府现正就相...

    时间:05-27
  • 体检机构遍地开花 健康管理借势萌芽

    十几年前,只有在就业、参军或求学的时候人们才会“被迫”体检,到现如今,在北京每年就有几百万人花钱主动体检。而伴随着定期体检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健康体检机构遍地开花,并延展出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调查、风险评估、干预、追踪等。...

    时间:05-27
  • 福特CEO称欧洲汽车产能依然过剩

    据英国《金融时报》5月26日报道,福特(Ford)首席执行官艾伦 穆拉利(Alan Mulally)警告说,欧洲汽车制造商需要进一步削减他们能够生产的汽车数量,因为...

    时间:05-27
  • 美国4月新屋销售上升 但强劲回升动力仍显不足

    据英国路透社5月26日报道,美国4月独栋新屋销售上升,市场上新屋库存也触及三年半高点,但经济学家表示,市场上行的动能仍未明显增强。...

    时间:05-27
  • 惠普开始新一轮裁员CEO称有益于自身发展

    据美国《财富》杂志5月23日报道,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梅格 惠特曼(Meg Whitman)当日宣布,为使企业更高效运转,惠普计划进行新一轮裁员。...

    时间:05-27
  • 中国游轮需求增加 国际公司纷纷扩大在华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中产阶层不断增多,对游轮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据报道,目前中国游轮市场发展的增速已经超过了老牌游轮消费区北美和欧洲。...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