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热计量改革不只是“钱”的事儿

热计量改革不只是“钱”的事儿

2014-12-04 09:48:00

来源:新京报

扫描二维码

    微信看“新京报评论”

    北京论坛

    由节能公司负责热计量改造的设备安装、运行维护,同时由其计量收费,以此吸引社会资本推动热计量改造,消除供热企业的垄断。这模式或许值得借鉴。

    据报道,截至今年年底,北京市热计量改造面积累计将达到1亿平方米。热计量用户能自主调节室温,不仅节约能源,还能节省热费,本来一直备受期待。但记者调查发现,真正实施按热计量收费的既有居民住宅建筑非常少,大部分居民楼的热计量装置成了摆设,甚至有的地方装了6年至今也没用过。

    尽管好多市民没用上热计量,甚至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热计量改革,其实不仅北京,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大力推了多年。2005年,当时的建设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核心就是供热要实行计量收费,用多少热能就花多少钱,可这样一个看似美好的改革,却一直面临重重阻力。

    在网上一搜,会发现2011年有则新闻标题看起来很眼熟——《供热计量改革推行6年阻力重重》。新闻披露的,就是当时很多城市对热计量改革阳奉阴违,不装热计量表、装假表,或者装了表也是闲置,为此,住建部还开展了专项检查。如今3年过去,“阻力重重”的局面,似乎还是没有多大改观。

    问题的根源何在?有业内人士说,“根儿上还是钱的问题”。因为按现在的热计量收费制度,用户先按面积交纳供热费,然后根据实际用的情况“多退少不补”。用少了企业退钱,用多了不用补交。换句话说,企业改得越好可能越“赔本”。热计量改革,对企业本来就是一种“革命”,不仅要硬件投入,在管理上还必须更为精细,才能适应热计量模式。如果不能从中获益甚至还要“赔钱”,供热公司确实没有太大的动力去干这事儿。

    一件好事长久陷于尴尬境地,光是指责哪一方,未必有用,找到破解僵局的办法才是关键。据国外的经验,从按面积收费改为计量收费,将节能百分之三十以上。仅此一条,热计量改革也是必须要想办法实际推进的。问题在于,怎么提升供热企业的积极性?从收费层面能给企业的激励空间有限,因为如果让市民多交钱,显然阻力也会大。更值得考虑的,或许还是怎么给企业更多“压力”。

    此前有报道,天津、承德等地引入“节能服务公司模式”,即由节能公司负责热计量改造的设备安装、运行维护,同时由其计量收费,以此吸引社会资本推动热计量改造,同时希望消除供热企业的垄断。这模式或许值得借鉴。从改革的角度看,热计量通与不通绝不只是“钱”的事儿,而是怎么合理安排制度,引入竞争,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主动参与改革。

    □敬一山(媒体人)

  • 相关阅读
  • 高德承认地图信息不准,赔偿用户已成常态

      12月2日,高德发布了“出行保障”计划,宣布此项服务长期有效,而且最高赔付额度提高到了1000元。至此,火热一时的“高德地图信息不准”一事,终于落下帷幕。高德也以实际补偿的形式,委婉地...

    时间:12-04
  • 政协委员献言打破小微单一融资方式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昨日,在全国政协“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主题座谈会”上,不少政协委员也就此话题建言献策。...

    时间:12-04
  •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消费额超百亿

    (记者陈瑶)昨日上午,第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成果公布。针对18岁以下的学生和56岁以上的老人,于丹建议应该针对他们的不同需求定制内容不同的“文化消费大礼包”。...

    时间:12-04
  • 11月非制造业PMI回升 “双十一”拉动明显

    在经历了连续两个月的下滑后,非制造业PMI指数在11月开始出现回升迹象。...

    时间:12-04
  • 投资停车位或许挺赚钱

    现在汽车越来越多,车位却永远不够,虽然长沙只是内陆二线城市,但是停车难却一样潮袭。...

    时间:12-04
  • 东莞上周住宅成交数量创新高

    (记者蒋幸端)11月最后一周,东莞住宅成交2560套,日均成交约365套,创下了历史单周成交量的新高。据东莞中原研究部对市场监测数据统计显示,11月24日~11月30日住宅成交2560套,环比上升64.84%,同比上升30.41%,并创下单周历史新高。...

    时间:12-04
  • 市民“中奖九万”没到手 反汇骗子十万余元

    昨日,东莞市公安局万江分局通报,经过一个多月的跨省追捕,终于在海南儋州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押解回莞审查。原来,犯罪嫌疑人是两兄妹,原本就以茶叶店为幌子进行非法套现,随后又加入了电信诈骗团伙进行诈骗。...

    时间:12-04
  • 评论:别让公共资源成“有钱任性”的糊涂账

    按理来说,停车费上缴不足,直接受害者应是政府财政,为何一些部门反倒对此“三缄其口”,颇有“慷公共利益之慨”的嫌疑。从此推而广之,车牌拍卖、户外广告招投标等涉及公共利益的行为,均应以此为戒,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别让公共资源再成一笔“有钱任性”的糊涂账。...

    时间:12-04
  • 夫妻伪造证件出售“房产”诈骗千万

    (记者王纳 通讯员王东兴)夫妻联手伪造房产文件,以出售小产权房为饵,诈骗10名被害人上千万。2012年4月23日,冼丽芬、黄汇翔找到被害人黄某某,用伪造的南山区南园社区旧村西街6号房产的申报文件将该房产抵押给黄某某,向其借款人民币200万元(币种下同),之后陆续还款52万元;2012年7月3日,洗丽芬、黄汇翔找到被害人叶某,用同样手段借款150万元,之后陆续还款70万元。...

    时间:1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