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评论:别让公共资源成“有钱任性”的糊涂账

评论:别让公共资源成“有钱任性”的糊涂账

2014-12-04 09:45:00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停车费上涨至今已满4个月,停车费除了收归财政之外流向依然未被破解。广州有6426个咪表经营泊位,谁在经营、如何操作?收入几何、流向哪里?……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诸多疑团,停车费上缴财政数据打架,源头也指向咪表公司。

  套用时下一句流行语,停车费果然是“有钱任性”,钱反正收了,但具体收了多少、流向何处,也不知是真没人知道,还是有人知道却不愿说。尽管媒体追问不断,但至今没有谁能拿出一本严丝合缝、对得上数的账本来。当然,据新华社报道,停车费收入“跑冒滴漏”并非广州一城独有,北京、上海等地也有相似情况,有的城市甚至几年来一分钱也没纳入财政。说明停车费的“有钱任性”并非个案,必须找准共性问题,系统性纠偏。

  首先,理念上应坚持公益性。咪表停车位占用公共路面,本就属于公共资源,即便划为停车位也是为了便民。既是公共资源,首先就要讲公益,其次才看效益。换言之,咪表停车赚不赚钱并非关键问题,而是要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缓解交通拥堵加分,为公共交通建设输血。而眼下有关部门将咪表车位经营权交给社会,却对企业盈利与反哺财政间的巨大利差一问三不知,正给公共利益私人化留下了空间。按理来说,停车费上缴不足,直接受害者应是政府财政,为何一些部门反倒对此“三缄其口”,颇有“慷公共利益之慨”的嫌疑。

  其次,是管理上应制度化。停车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性,只有在能收进财政大盘子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一方面,是程序上的合规性,本报调查发现车位招标空档期长达3年多、3122个咪表泊位11年后却成了6426个……此类咄咄怪事恐难找到合乎情理的解释。另一方面,是管理上的科学性,比如很多市民诟病的“李鬼”停车位、收费员私下收钱等乱象,也暴露了经营方和监管方发力不足,希望借助二维码等新手段,多少能给科学管理加几分。

  再次,是信息公开应透明化、常态化。前文所述的公益性要实现,管理制度化要实现,一方面当然需要审计等部门的介入。近日广州市审计局已在相关审计中发现,2家咪表公司有70条路段的咪表收费未上缴,已缴费路段的车位数少于实际经营车位数,且差异较大。审计部门已要求追缴,公众不妨静待后续;另一方面,还需要有关部门主动公开,回应舆论监督、公众监督提出的疑问,只有将停车费这笔糊涂账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让公共讨论介入停车位招标、收费、上缴、分配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体现其公共资源的根本属性。

  谁都知道公共资源是属于全社会共有的资源,但如何防止滥用、体现其“公共”本义,需要从理念、管理、信息公开上拿出点真本事。从此推而广之,车牌拍卖、户外广告招投标等涉及公共利益的行为,均应以此为戒,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别让公共资源再成一笔“有钱任性”的糊涂账。

  • 相关阅读
  • 高德承认地图信息不准,赔偿用户已成常态

      12月2日,高德发布了“出行保障”计划,宣布此项服务长期有效,而且最高赔付额度提高到了1000元。至此,火热一时的“高德地图信息不准”一事,终于落下帷幕。高德也以实际补偿的形式,委婉地...

    时间:12-04
  • 政协委员献言打破小微单一融资方式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昨日,在全国政协“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主题座谈会”上,不少政协委员也就此话题建言献策。...

    时间:12-04
  •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消费额超百亿

    (记者陈瑶)昨日上午,第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成果公布。针对18岁以下的学生和56岁以上的老人,于丹建议应该针对他们的不同需求定制内容不同的“文化消费大礼包”。...

    时间:12-04
  • 11月非制造业PMI回升 “双十一”拉动明显

    在经历了连续两个月的下滑后,非制造业PMI指数在11月开始出现回升迹象。...

    时间:12-04
  • 热计量改革不只是“钱”的事儿

    北京论坛  由节能公司负责热计量改造的设备安装、运行维护,同时由其计量收费,以此吸引社会资本推动热计量改造,消除供热企业的垄断。...

    时间:12-04
  • 投资停车位或许挺赚钱

    现在汽车越来越多,车位却永远不够,虽然长沙只是内陆二线城市,但是停车难却一样潮袭。...

    时间:12-04
  • 东莞上周住宅成交数量创新高

    (记者蒋幸端)11月最后一周,东莞住宅成交2560套,日均成交约365套,创下了历史单周成交量的新高。据东莞中原研究部对市场监测数据统计显示,11月24日~11月30日住宅成交2560套,环比上升64.84%,同比上升30.41%,并创下单周历史新高。...

    时间:12-04
  • 市民“中奖九万”没到手 反汇骗子十万余元

    昨日,东莞市公安局万江分局通报,经过一个多月的跨省追捕,终于在海南儋州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押解回莞审查。原来,犯罪嫌疑人是两兄妹,原本就以茶叶店为幌子进行非法套现,随后又加入了电信诈骗团伙进行诈骗。...

    时间:12-04
  • 夫妻伪造证件出售“房产”诈骗千万

    (记者王纳 通讯员王东兴)夫妻联手伪造房产文件,以出售小产权房为饵,诈骗10名被害人上千万。2012年4月23日,冼丽芬、黄汇翔找到被害人黄某某,用伪造的南山区南园社区旧村西街6号房产的申报文件将该房产抵押给黄某某,向其借款人民币200万元(币种下同),之后陆续还款52万元;2012年7月3日,洗丽芬、黄汇翔找到被害人叶某,用同样手段借款150万元,之后陆续还款70万元。...

    时间:1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