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正式成立。协调组集中了文化部、中宣部、中央编办、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 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中国科协、国家标 准委等20个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大事项的协商和部署。根据分工方案,协调组的主要职责是推进公共文化立法、保障公共文化投入、 推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等。协调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文化建设一直受到条块分 割、资源分散、多头管理的困扰,由于政出多门而又难以协调一致,造成不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据专家测算,仅分散在全国工青妇等系统中的 文化设施如果对社会开放,我国的公共文化资源就会大增1/3。这种体制上的弊端单靠文化部门自己是难以克服的,必须有顶层设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协调组的成立就是解决这一体制弊端的最新探索。
关键词:兼并重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在这一风向标的指引下,今年我国文化产业兼并重组呈蓬勃之势,转变发展方式渐成潮流。
黑龙江省出版集团投资5.95亿元认购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1.7亿股份;江西出版集团在新媒体领域实施了11个并购项目,使企业在短期内直接获得技术 专利392项、高中级科技人才790余人……通过优势互补、引导和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一系列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年5月,江苏凤凰传媒集团以 8500万美元收购美国童书生产商PIL及其相关产业,此次收购的资产与业务分布四大洲的7个国家,这又将十分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兼并重组,不仅破解我国文化企业“弱、小、散、差”等问题,更将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延伸文化产业链,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以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
关键词:改造
2014年是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再造和升级的关键一年,从影视、演出、图书等,不经意间,互联网已经渗透各个传统文化行业,并悄然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
众筹、弹幕、网上直播音乐会、碎片化出版……互联网和传统文化产业的融合已经来得真切,各种新式的玩法层出不穷,各个渠道内容得到了有效整合,线上、线 下的壁垒被逐渐打破。而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主导的一系列产业并购和投资,则让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大潮显得来势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