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媒体融合
网络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在生产新闻”的时代来临,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冲击。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传统媒体如何走出一条生存发 展之路、如何打造新媒体中的主流声音?“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8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 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方向。
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必须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传统媒体需 要强化互联网思维,牢固树立用户意识,了解用户所想、把握用户所需、注重用户体验,与用户高度融合、共同发展。然而,网络上信息泛滥、泥沙俱下,主流媒体 必须捍卫真实,坚守内容为王,不迎合、不媚俗、激浊扬清,解答公众疑虑、凝聚社会共识,公众的注意力在哪里,舆论引导就应延伸到哪里。
人民日报、新华社新闻客户端的相继推出,是传统媒体适应媒体变革形势,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面对更 加复杂的舆论生态,面对涌动不息的新技术浪潮,在如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的课题上,主流媒体还需 勇担责任,不断探索推进,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传统文化
2014年,从《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现象级文化 类节目,到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的《清明说吧》《写在墓碑上的人生》等新节目模式,对传统文化的青睐和回归成为电视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原创、低成本、接 地气、寓教于乐,这些节目风格清新、内容充实,不仅触摸到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更直指世道人心,对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从山东尝试让儒学走出大学课堂而重新回归乡村生活,到成都、贵阳、昆明、重庆等西南4城市联合举办国学吟诵活动,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的中华传统信条 迎来春天,在乡村、在城市,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当代人类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人与自然关系日 趋紧张,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和储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和力量,具有最广泛的社会认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通过各种形式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解决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更是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