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开花海外香
2014年10月,纽约的费舍尔音乐厅里,奏响了由中美两国交响乐团为纪念“9·11”联合创作的融合唐代诗人李白《战城南》元素的管弦作品《甜美的早晨》。
12月15日,摩纳哥电影节上,昆曲电影《红楼梦》获得最高荣誉“最佳影片”的天使奖。
这种以演出剧目、影视为代表,融入文化内容和创意的出口产品的大幅增加,表明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以“文化硬件”为主的局面取得了较大的改观,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正在增强。
我国大的文创企业、文创项目实现“走出去”目标的同时,我国众多小微文创企业、非遗文化又怎样紧追潮流,在国际舞台展示它的风彩与魅力呢?
本次文博会上,众多具有国际市场潜力的小微文化创意企业为了合力打造中国创意海量故事,共同成立了“中国创意千万亿联盟”。联盟将用媒体的力量,帮助联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和项目合作,寻求更多的国际商务沟通。联盟还将企业的故事拍摄制作成符合国际传播标准的电视片,以视听图文形式向全球传播。
据蓝海电视台CEO诸葛虹云介绍,他们将组织“中国创意产品”进行国际巡展和国际交流,以促进联盟成员的国际市场开发及招商引资,从而真正开创小微企业走向国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濒临灭绝、几近失传”的困境,马盛德先生指出,“生产性保护”方式能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群众基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通过非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生经济利益,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动力。在“生产性保护”措施的实施过程中,一批非遗项目正在与市场对接中走出深闺,走向海外。
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得到传承、发展的扬州漆器玉器、扬州传统修脚术、北京景泰蓝等众多非遗文化项目,正一步步走向海内外市场。会议期间,中国笛声民俗文化公司将此前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的融入当地非遗文化的文化创意手工制作品进行展示和推广交易。据介绍,公司还将在明年与21个国家孔子学院开展“中国非遗手工作品、数字作品欧洲国家的巡展、巡演、巡讲”活动,让更多充满创意的非遗产品走出国门,让中国的非遗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