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文艺气象 2014电视剧篇

文艺气象 2014电视剧篇

2015-01-20 10:32:23

来源:人民日报

  年度话题

  别让“娱乐”代替“审美”

  张德祥

  优秀作品,是一个民族文艺创造能力的标志,也是一个时代文化高度的标志。回望2014年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无疑站到了年度电视剧的高处。首先,这 不是一部“娱乐”剧,它很严肃,写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国民党内部大面积的腐败,使其丧失了自我拯救的能力,大厦将倾,任何个人努力都独木难支,无力回天。 曲终人散,余音绕梁,殷鉴不远,引人深思,成就了一部思想潜于艺术、艺术融于历史的优秀作品。现实题材剧《国家审计》则摒弃矫情,直面现实,不回避问题, 从审计的角度审视社会,以艺术的方式呼应“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时代精神,令人警醒,令人振奋。《国家审计》打破了长期以来现实剧多在家庭里打转 转的俗套,正面强攻现实主题,走向社会,关注时代,具有重要的突围意义。

  2014年还有一些好作品,如《马向阳下乡记》《十送红军》 等,从不同层面对电视剧艺术做出了贡献。但从整体来看,许多作品换汤不换药,简单复制过去一些作品的故事套路和人物模式。特别是有些现实剧避重就轻、绕着 现实走,走到了轻浮媚俗境地,美其名曰“轻喜剧”,这些所谓“轻喜剧”,嬉皮笑脸,媚俗之态可掬。即使是抗战题材、革命题材,有些也向娱乐化靠拢,似乎任 何题材都要作娱乐化处理,否则在市场上就行不通。影视界被称为“娱乐圈”,影视、文艺的功能似乎就是娱乐,娱乐几乎成了这些年文艺乃至文化的惟一功能。

  文艺有娱乐功能,但娱乐是文艺功能的较低层次。“娱”,本义是女子的肢体动作,就是女子以肢体动作娱人,这是一种感性调动和感官刺激,它始于感性,终于 感性,不及于理性。而文艺更重要的功能是审美。“审美”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其中伴随着情感活动、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审美活动是复杂的 精神活动,是对真善美的意义追求,是一个民族精神向上的升华过程。因此,娱乐不等于审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低俗 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这句话实际上讲的就是文艺功能的层次问题。欲望是生命的原始本能,而希望是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思 想、感情、愿望,两者高下差异甚大。单纯感官娱乐,是灵魂放逐后的官能放纵,它使生命涣散、精神懈怠,所以,感官娱乐过后常常伴生着精神的空虚和无聊。相 反,审美活动则是精神的陶冶,或者说,是精神需求的满足,因而是通向精神快乐的途径。精神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使人精神充实、心境澄明。

  如果把文艺仅仅当作娱乐,那文艺就必然会丧失精神提升力量,不可避免地滑向低俗,仅仅通过感官刺激满足原始欲望的发泄需求。就人性而言,这是一种向下运 动。一段时间以来,以娱乐代替审美似乎已经成为影视创作潮流,须知,这种方式赚取的收视率和票房,是以降低整个民族的审美能力为代价的,始于“娱乐”而终 于“愚乐”。大量低俗文化产品的产生,看起来是一种繁荣,其实在损伤这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人需要娱乐,但娱乐是有度的。乐而不淫,就是不能过度。无限 度的娱乐,必然导致乐极生悲、喜极气散。至于孟子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早就被历史所验证。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察看鲁甸地震遗址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 新年首次离京:习近平察看鲁甸地震遗址 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将第一站选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19日下午,他乘车一路颠簸直奔峡...

    时间:01-20
  • 刘奇葆:营造更加清朗的网上网下文化空间

    刘奇葆在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营造更加清朗的网上网下文化空间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 1月19日,第二十八次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时间:01-20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征集全民阅读公益海报和摄影作品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战略部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届全民阅读公益海报、摄影作品有奖征集和评...

    时间:01-20
  • 北京首家地铁图书馆:图书馆“动”起来

    一月十九日,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国家图书馆站,一名乘客从“M地铁·图书馆”的广告灯箱前走过。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摄   近日,北...

    时间:01-20
  • 《老舍青岛文集》出版 舒乙绘制五卷本封面

     中新社青岛1月19日电 (赵玥博)19日,中国首部现代著名作家地域全集——《老舍青岛文集》在青岛老舍故居首发。老舍之子、文化学者舒乙表示:“《老舍青岛文集》打破了名人故居静态化、单一化的保护方...

    时间:01-20
  • 诗圣的禅境——评《禅解杜诗》

    《禅解杜诗》 张轶男 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诗圣”杜甫“一生只在儒家界内”,他的“诗史”的思想等同于儒家...

    时间:01-20
  • 东西方艺术交会的历史——评《东西方艺术的交会》

    《泰戈尔像》 一九四○年 徐悲鸿作   长期以来,不少人都以为东西方艺术如同...

    时间:01-20
  • 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读后

      近些年来,有关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早期进程的研究逐渐成为先秦历史、考古研究的主流,相关论着层出不穷,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刘俊男教授出版的《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一书,是作者多年致力于长...

    时间:01-20
  • “故事”是什么——《故事的语法》读后

    《故事的语法》 〔美〕杰拉德·普林斯 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故事古已有之,流传甚广,且深入人心。无论是年幼...

    时间:01-20
  • 《大退化》折射西方社会的反思

    编者按     一段时间以来,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尼尔&middot...

    时间:01-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