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地说,泛娱乐化的观念,不可能创作出优秀文艺作品。电视剧被评价为这个时代的长篇小说,意味着这种艺术形式在表现丰富生活和内在精神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种优势,创作者需倍加珍视,而不应随意抛弃,或任由其被窄化和扁平化。
年度推荐
一本历史大书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龙平平等编剧 吴子牛导演
虞金星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异乎寻常的关注,当然不能排除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这些社会背景。“历史转折”与“邓小平”这样的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既是吸引力所在,也决定了电视剧编拍制作的难度。
其难度在于历史的严肃命题与电视剧这种大众艺术形式之间的平衡与结合。该剧编创的回答是,把握住粉碎“四人帮”、真理标准讨论、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包 产到户等一系列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要点,又注重从邓小平的工作与生活等日常视角切入。一批去今不远的领导人“出镜”和具体展现,使电视剧的历史成 色更为浓郁;日常生活与风格的细致刻画,又使历史事件的大众观赏效果更为细腻生动。历史教科书的三言两语,还原为充满艰难曲折的影像,足以产生不可小觑的 吸引力。
编创团队用力较多处,是在展现重大历史的基础上提升电视剧的观赏性。比如,对粉碎“四人帮”这一历史事件的讲述,就不同于以往 纪录片式的再现,而采用更靠近类型片的手法,并加入了此时正遭受批判的邓小平的家庭生活场景。为了使历史大事有基层落点,电视剧又塑造了一些典型角色,比 如在一个家庭内集中了被打倒却不改其志的干部、极左的“积极分子”、热血沸腾的插队知青等几类人物,把宏观的社会关系转换为具体形象和人物关系。历史大门 的敞开,加上别具匠心的艺术手段,使得《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成为2014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
一支艺术标杆
《北平无战事》 刘和平编剧 孔笙等导演
任姗姗
2014年,一部《北平无战事》让众多中青年观众回归国产剧,使国产剧在与海外电视剧的短兵相接中赢得了尊严。
该剧讲述了1948年这个历史转折关头发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及其背后的汹涌澎湃。创作者将唯物主义历史观、现实主义手法与浪漫主义情怀写进了同一部 历史大书——以精致诗意的电视美学与沉郁顿挫的文学表达,贯通文学与电视剧两种艺术思维;以谍战、历史、反腐、政治多重叙事的编织营造,改写中国电视剧类 型叙事的经验模式;以社会史的色彩斑斓与家族史的荣枯更迭,接续中国电视剧对20世纪家国情怀的历史讲述。整部剧暗流涌动、一唱三叹,令人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