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2015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西耶维奇代表作品选读

2015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西耶维奇代表作品选读

2015-10-10 11:06:28

来源:新华悦读

  我们也就不付钞票,拿起东西就走。过后我们很难为情,第二天赶紧去赔礼道歉,再买上另外一些东西,付清全部钱款。我们需要重新学习所有日常生活,要找回平民生活的记忆,要正常过日子!去和谁学啊?跑去找邻里街坊,去问妈妈……

  您听我说,我还想到这样的问题。战争打了几年?四年。

  这么久啊……什么鸟儿啦,花儿啦,我全不记得了。其实,它们仍然是存在的,可是我确实想不起它们来。事情就是这般奇怪,是吧?……为啥要有彩色的战争电影啊?战场上一切都是黑色。要说有另一种颜色,那就是血色,只有鲜血是红色的……

  我们在不太久之前,大概是七八年前吧,刚刚找到战友玛申卡·阿尔希莫娃。一位炮兵连长负了伤,她爬过去救他,一颗炮弹在她前头爆炸开,连长死了,她幸好还没来得及靠上去,但两条腿却被弹片削掉了,真是受尽折磨,我们全力为她包扎,竭尽所能地去救她。等我们用担架把她送到卫生营时,她却向我们哀求说:“姑娘们,朝我开一枪吧……我不想这样活下去……”她就这样哀求我们……苦苦哀求……她被送往后方医院后,我们又继续前进、反攻。等我们回来找她时,她已经音讯全无了。我们谁都不知道她在哪里,情况如何。许多年过去了……无论往哪儿写信询问,都没有回音。后来还是莫斯科七十三中的同学帮助了我们。男孩女孩们根据线索查找,在遥远的阿尔泰的一个残疾人疗养院里找到了她,当时已经是战后三十年了。这些年她住过许多残疾院,漂泊过多家医院,做过几十次手术。她躲避所有人,连亲生母亲都瞒着,不让她知道女儿还活着……我们接她出来参加我们的聚会,大家都哭成一片。我们后来又安排她与母亲见了面……这是她们母女三十多年后的重新相逢啊。妈妈差点就疯了:“多么幸运啊,我的心脏早前差点没痛碎了。有福啊!”玛申卡反复唠叨说:“现在我不怕见人了,我已经老了。”是啊……简单说吧,这也是一场战争……

  我记得我在夜里坐在掩体中,彻夜不眠,外面炮声隆隆,是我们的炮兵在射击……胜利在望,没人愿意死……我曾经宣过誓,军人的誓言,如果需要,我将会献出自己的生命,可是现在真的不想去死了。从战场上,就算你能活着回来,灵魂也是受伤的。现在我常常在想:伤了胳膊或伤了腿脚都没关系,哪怕整个身子都受了伤也无所谓。但伤了心灵,那就伤害大了。我们离家从军时,还十分年轻幼稚,都是些小毛丫头。我是在战火中长大成人的。妈妈在家里给我量过身高……我在战争中长高了十公分……

  • 相关阅读
  • 马云油画处女作拍出3600万港元 全部捐出做环保

      马云和曾梵志共同创作的油画《桃花源》。 阿里巴巴供图  为带动更多人关注桃花源基金会的公益事业,马云献出了自己的油画处女作。10月4日晚,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马云和画家曾梵志合作的油画《桃花源》以...

    时间:10-10
  • 茅盾文学奖标签拉高小说销量

      自四年一届的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公布后,图书市场也刮起了一股文学热潮。据报道,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在获得...

    时间:10-10
  • 译者高莽忆诺奖得主:她这条路子和别人不太一样

      昨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消息传来,高莽展示他翻译的《锌皮娃娃兵》,扉页上的作家漫画像出自高莽之手。新京报记者 李昶伟 摄  阿列克谢耶维奇  从北京时间2015年10月8日晚上七点钟诺贝尔文学奖公布那一刻...

    时间:10-10
  • 专家谈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很奇怪 争议性太大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至今已出版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最后一个证人》、《锌皮娃娃兵》等。  新京报讯 (记者柏琳)北京时间2015年10月8日19时(瑞典当地时...

    时间:10-10
  • 李敬泽:诺奖证明新闻写作同样可以抵达不朽

      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公寓接受记者采访。  【聚光灯·诺贝尔文学奖】  昨晚七点,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奖前,阿...

    时间:10-10
  • 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词公布

      资料图: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8日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奖词为...

    时间:10-10
  • 新闻人物:2015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

      资料图 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8日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曾多次获奖 ...

    时间:10-10
  • 口述史,成就了阿列克西耶维奇这位“丘吉尔第二”

      相对于简单而机械的事实而言,人脑海中的那些模糊的情感、传言和印象其实更接近事实真相。为什么要重复那些事实——正是它们掩盖了我们的情感。令我着迷,念念不忘的也恰恰正是这些情感的演变历程,以...

    时间:10-10
  • 白俄罗斯女记者夺诺贝尔文学奖 阿来:我猜对了!

      北京时间10月8日晚,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公布,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  阿列克西耶维奇1948年5月31日出生在乌克兰,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她现...

    时间:10-10
  • 红学大家京城议红楼:经典永远不过时

      “曹雪芹与张家湾”红学研讨会9日在京举行,将持续3天。图为研讨会现场。 曾鼐 摄  “曹雪芹与张家湾”红学研讨会9日在京举行,将持续3天。图为研讨会现场,91岁高龄的中国红学家冯其庸发...

    时间:10-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