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闽派批评”成员中的壮年派,早在1990年代,他们就开始关注呼之欲出的各种新兴媒体将对当代文学生产带来的深远影响,体现了“闽派批评”特有的前瞻意识和先锋精神。
除了主题论坛,今年的高峰论坛还特别设置了两个专题研讨环节。一是研讨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闽籍学者文丛”(第一辑),该丛书由张炯、吴子林主编,拟新分辑出版“闽派批评”近三十年来涌现出来的主要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的代表性成果;二是研讨“闽派诗歌”。1980年代以来,福建诗歌创作独树一帜,出现了杜运燮、蔡其矫、舒婷等“朦胧诗”代表性诗人,在“第三代”诗歌潮流中又出现了吕德安这样在全国层面有着重要影响的诗人。1990年代以来,包括汤养宗、安琪、徐南鹏在内的众多福建籍诗人亦在中国诗坛广受关注。新时期“闽派诗歌”引人关注,与“闽派批评”对本土诗歌创作的介入与推动有着极大关系。以“朦胧诗”论争为例,当年著名的“三崛起”理论,有两个出自谢冕、孙绍振这两位闽籍文学评论家之手。他们在论争中亦力排众议,力挺舒婷,使得当时的福建诗歌创作在新诗潮中有着突出表现。
“闽派批评”不局限于一地之见,同时又有着深刻的本土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