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口述史,成就了阿列克西耶维奇这位“丘吉尔第二”

口述史,成就了阿列克西耶维奇这位“丘吉尔第二”

2015-10-10 11:22:23

来源:新华日报

  然而,外界对她的关注都不多。首先,其作品数较少,目前不超过10部,无疑显得单薄;其次,她的作品在西方世界影响力不大,普通读者对她了解甚少,难以做出全面的评价;此外,身为一名纪实记者,其著名作品基本上是对重大悲剧性事件当事人采访稿的合集,更类似于“口述史”,作者个人的存在感相对较弱。

  不过,自2013年以来,阿列克西耶维奇的作品多有瑞典语译本问世,包括今年推出的《最后的见证:失去童年的孩子们》,也为其竞争诺奖增添了不小优势。她的纪实作品在圈内一直享有盛名,《切尔诺贝利之声》还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也于2013年授予其协会和平奖,称“她自己创造了一个将在全世界得到回响的文学门类,必将掀起证人与证词涌现的浪潮”。瑞典资深专栏作家梅·斯文森也公开表示,“她早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上一本非虚构类作品获得诺奖已经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了——1953年丘吉尔以《二战回忆录》获此殊荣。20世纪以来,文学界一直对纪实性作品存有偏见,认为“纪实作家是二等公民”,“非虚构类——那是什么玩意,那不过是我们早晨喝的劣质饮料。它没有任何意义。”

  但事情并非一直如此,每一种文学作品都有着自己对形式的追求,纪实类作品也绝不例外。或许,乘着多样性的东风,优秀的纪实类作品会重新回到诺奖的舞台。

  年年“领跑”却最终“陪跑”的村上春树,今年仍未能结束“悲壮”入围史,最终与诺奖再次失之交臂。有评论认为,诺奖重人性深度、重创新,轻畅销和通俗,相比较而言,村上春树的作品过于通俗、流行、小资化。作为首次提名诺奖的“新人”,非洲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此前甫一入围便跃居诺奖赔率榜单第三位,成为本届极具竞争力的热门人选。此外,因美国20余年无缘诺贝尔文学奖而颇被看好的两位美国作家乔伊斯·卡洛尔·奥茨和菲利普·罗斯,共同上榜赔率表前十,但最终也无缘诺奖。 综 合

  责编谈阿列克西耶维奇

  客观的历史记录者

  • 相关阅读
  • 马云油画处女作拍出3600万港元 全部捐出做环保

      马云和曾梵志共同创作的油画《桃花源》。 阿里巴巴供图  为带动更多人关注桃花源基金会的公益事业,马云献出了自己的油画处女作。10月4日晚,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马云和画家曾梵志合作的油画《桃花源》以...

    时间:10-10
  • 茅盾文学奖标签拉高小说销量

      自四年一届的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公布后,图书市场也刮起了一股文学热潮。据报道,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在获得...

    时间:10-10
  • 译者高莽忆诺奖得主:她这条路子和别人不太一样

      昨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消息传来,高莽展示他翻译的《锌皮娃娃兵》,扉页上的作家漫画像出自高莽之手。新京报记者 李昶伟 摄  阿列克谢耶维奇  从北京时间2015年10月8日晚上七点钟诺贝尔文学奖公布那一刻...

    时间:10-10
  • 专家谈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很奇怪 争议性太大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至今已出版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最后一个证人》、《锌皮娃娃兵》等。  新京报讯 (记者柏琳)北京时间2015年10月8日19时(瑞典当地时...

    时间:10-10
  • 李敬泽:诺奖证明新闻写作同样可以抵达不朽

      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公寓接受记者采访。  【聚光灯·诺贝尔文学奖】  昨晚七点,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奖前,阿...

    时间:10-10
  • 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词公布

      资料图: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8日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奖词为...

    时间:10-10
  • 新闻人物:2015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

      资料图 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8日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曾多次获奖 ...

    时间:10-10
  • 白俄罗斯女记者夺诺贝尔文学奖 阿来:我猜对了!

      北京时间10月8日晚,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公布,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  阿列克西耶维奇1948年5月31日出生在乌克兰,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她现...

    时间:10-10
  • 红学大家京城议红楼:经典永远不过时

      “曹雪芹与张家湾”红学研讨会9日在京举行,将持续3天。图为研讨会现场。 曾鼐 摄  “曹雪芹与张家湾”红学研讨会9日在京举行,将持续3天。图为研讨会现场,91岁高龄的中国红学家冯其庸发...

    时间:10-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