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憨 人)重阳,重新拥有阳光。确是节日不错的解释。
阳光下,雨露中,一颗颗幼稚的灵魂似乎被滋润着,就那样慢慢成长。
然后“如日中天”,中年男人彪悍如牛,中年女子泼辣成熟。前者势如破竹,刚柔并济,后者如成熟的葡萄,一切如水到渠成。
再然后,夕阳西下,老年人随遇而安: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不逾矩……返璞归真,返老还童。
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重阳的情结甚或纠结吗?悲伤之处,竟然让现代人如此的感同身受。现代社会,重阳依然在延续,茱萸也为“异乡”的人留着,殊不知它的精神内涵仿佛直白如一张白纸,上面是一张张千疮百孔的脸庞。几千年的重阳,在岁月流逝的风化中,在大漠孤烟的熏陶中,在此刻被熏染成夕阳西下最美的风景。
重阳节,你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呢?我听说过的道德模范有N多个,我看到过的孝子孝孙不胜枚举。但是,那三个字,最让我们牵肠挂肚,爱恨交织,虽然略显尴尬,但并不隔靴搔痒和哗众取宠。我想象得出那三个字有力顶千斤的份量,但是,百炼钢化作绕指柔。一旦说出,我们又害怕失去了最宝贵的,溢满心头,生怕因为分贝而倏然消逝的爱的电波……
既然说不出,就让我们慢慢体会,然后醍醐灌顶:有个非常接地气也很时髦成功的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脑白金在两个跳跃不倒的小老人的天真烂漫中走进千家万户,简直妇孺皆知,老少通吃。还有那么一声盲音:“忙——忙——……”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声长吁短叹。“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参加工作,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了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这些场景难道仅仅是公益广告创意?它简直就是一幅中国孝道的真实写照。
最使我钦佩的是那个颇富创意的“fanmily”广告:F代表爸爸,M代表妈妈,i代表我。合起来就是家庭。然而,当那个顶天立地的F逐渐因为庇护我们而身躯弯曲,还有那个曾经貌美如花的M逐渐因为哺育照顾我们而白发苍苍、两鬓斑白。他(她)们老态龙钟,做子女的情何以堪?
所以,重阳到了,让他(她)们重新拥有年轻的阳光,该是多么可爱和伟大的事儿?筷子兄弟的《父亲》恰巧道出了父亲和我们的深厚感情。听之,则如一场清风贯耳的洗礼。月明星稀之时,父亲就是那隐匿在风水宝殿的一座大山,巍然鼎立,卓尔不群。
最近流行的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最能打动人心,引人共鸣:“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母亲今早无意中说起我戒烟戒酒,她语重心长:“能在几十年后还能像你外婆一样过重阳才不辜负此生。”已是耄耋之年的外婆耳聪目明,母亲的话自然是有感而发,而我则突然领悟到重阳佳节的内涵所在,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的话无心插柳柳成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