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理论研究

做事要讲规矩

做事要讲规矩

2014-11-21 09:28:51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修 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各级干部要做守制度、讲规矩的典范。当然,防止各级干部成为制度的破坏者、逾越者、规避者,也是应有之义。
  从近年曝光的贪腐案件来看,不少违法乱纪行为都是从小步大步逾越规矩开始。本来严肃的制度规范,经常在一些权力掌握者那里遭到破坏,直至形同虚设、徒有空名。
  在当代中国,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绝大多数都是在各级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草拟制定的,党的各级干部本应成为法规制度的带头执行者、维护者、推动者。也有一些领导者认为,“所谓规矩,不就是我领导制定的吗?”这种心态之下,无视制度、藐视规矩也就理所当然。党章明确指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党领导制定了宪法,也同样只有模范执行的义务,没有随意逾越的权利。执政党尚如此,党员干部更不必说。
  规矩遭到破坏,在于制度本身并不严密,各种监督没有无缝对接,便会有空子可钻。也有人认为,“制度很好,是执行出了差错。”如果真是这样,根本不能称作好的制度。完善制度设计是项细活,只有无懈可击,才能无机可乘。如果制度设计不作博弈考量,如同十字路上的交通红绿灯:没有交警值勤、不设监控探头,结果当然是防君子不防小人,难免有人随意横行。好比“坏车市场模型”,当好车与坏车在市场上卖一个价,还有谁会专门制售好车?真正好的制度规矩,在于不管是谁,自觉的、不自觉的,都得遵守,因为违反会受处罚;小人物、大人物,都难逾越,因为破坏会有代价。只有在得不偿失的情况下,守制度、讲规矩才是所有人的不二选择。
  制度规矩滴水不露、无缝可钻,不是要和谁过不去,而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石。筑牢制度的笼子,出发点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其实也是保护执行者自身。做人讲底线、做事讲规矩,唯其如此,做人才会有品有格,做事才能成方成圆。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