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理论研究

让传统节日焕发活力

2015-02-26 09:08:55 来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张 勇)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58.6%的受访者看好元宵节,38.6%的看好除夕,37.2%的看好重阳节。节日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传统节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文化都沉淀其中,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民族品质、培育民族气节、弘扬民族精神都有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传统节日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节日氛围淡化的倾向,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丰富文化意义有些已经被人们淡忘。人们经常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事实上,其它传统节日也大都如此。一些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仪式庆典被简化甚至省略,节日食品、器具等的制作有些也已经失传,过节的氛围越来越淡。此外,节日的深层文化内涵缺失,过节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有些节日俨然已经变成了“消费节”、“旅游节”。传统文化的发展靠一代一代人的传承,而目前传统教育缺失,许多青少年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陌生。英语教育的大众化使得英语国家的文化在中国相当普及,一般的青年人都对西方的主要节日有所了解。然而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缺失,使得有些年轻人分不清楚公历与农历,只知道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清明节是哪一天;只知道圣诞老人、玫瑰花和巧克力,却不知道春节、中秋节究竟有什么文化内涵。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重现节日的文化内涵。
  2007年,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和春节一样列为法定假日,从国家层面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如何继续调整节庆放假制度,值得政府有关部门思考。政府也要积极加强对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一些传统习俗、手工技艺因被边缘化而失传。
  面向青少年人群加强节日内涵的传承教育。建议可开设相应选修课程,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并注重对西方节日文化的正确引导,使青少年学生从认知和情感层面认识和体验传统节日的深层内涵。还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习俗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同时,通过传统节日的礼仪活动、文艺作品等,充分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民俗既迁,风气易随。”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应注重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与当下民众鲜活的生活节拍与韵律相协调。根据时代的需要,在节日活动中传承、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现代社会先进文化,建立既有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的节日文化体系。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应积极宣传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沿革、习俗等内容,为传统节日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相得益彰,重新焕发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