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绛仙善用螺黛,因而特为供应,得赐不绝。每次登舟观赏,吴绛仙站在台上,炀帝倚着蔽日茧,看着吴绛仙目不转睛。炀帝过完目瘾以后,对内谒者说:“古人说秀色可餐,像吴绛仙这样的,真可以充饥!”说罢,吟《持楫篇》赐吴绛仙。吟哦以后,炀帝便诏殿脚女千人,一同和唱。
当时,越溪进耀光绫,绫纹突起,绫上有光彩。这是越人乘樵风舟,在石帆山下,收野蚕织成的。据说织丝女夜梦神人,神人对她说:禹穴三千年开一次,你所得的野蚕,就是江淹文集中所说由壁鱼所化,把它织成衣裳,必定有奇纹。织成以后,果然与梦中相符。因此,越人进献给炀帝。耀光绫是不是真的有神人托梦一说,这实在说不准,抑或是故意神化,但此绫确实是奇纹纷呈,光彩照人。
炀帝得耀光绫后,独独赏赐司花女袁宝儿和崆峒夫人吴绛仙,其她美姬概不与赐。宠妃萧氏忿恨不已。从此以后,萧妃移愤于袁、吴二人,袁宝儿、吴绛仙此后再也没有机会侍奉炀帝。
炀帝贪杯纵欲,常常醉游诸宫。有一次炀帝偶戏宫婢罗罗,罗罗畏惧萧妃,不敢亲近。炀帝摇头,用诗解嘲:
个人无赖是横波,黛染隆颅簇小蛾。
幸得留侬伴成梦,不留侬住意如何。
炀帝自从驾幸广陵以后,宫中便多仿效吴言,因此炀帝的嘲讽诗中,有侬侬之语。
《大业拾遗记》还记载有炀帝临幸月观和文选楼的风流事。炀帝夜幸月观,当时,烟雾蒙蒙,月色清朗。炀帝与爱妃萧氏温情婉婉以后,相拥而起,临前轩静坐,看窗外景致。其时茧栊不开,左右宫婢近侍方寝。炀帝倚在萧妃的肩上,小声说着东京旧事。恰有小黄门映着蔷薇丛调戏宫婢衣带,玩弄蔷薇骨结,笑声吃吃不止。炀帝望见腰肢纤弱,以为是宝儿有私,便身披单衣,前往观看,原来是宫婢雅娘。
回入寝殿后,萧妃诮笑不止。炀帝对萧妃说:“当年跟你私幸时,正是今天这种情态,还记得那首杂忆诗吗,我常念给你听的?”萧妃见问,眨眨眼,便应声念道:
忆睡时。待来刚不来。卸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结梦。沈水未成灰。
忆起时。投签初报晓。被惹香黛残。枕隐金钗袅。笑动上林中。除却司晨鸟。
炀帝听后,嗟叹良久,说:“时间真快,想来已经是好几年了!”
萧妃不愧为炀帝宠妃,几年前的往事,诗词还记忆犹新,难怪自命不凡的炀帝对她眷恋不已。萧妃听炀帝感叹,乘机小心说道:“听说外边盗贼蜂起,希望陛下留意。”炀帝不在意地说:“我这一切家事都托付给杨素了,人生能有几何?即使有大变,顶多不过做一个亡国的长城公,你不要谈国事了!”
文选楼即昭明文选楼,炀帝常常涉足这里。炀帝每次到文选楼,车驾未到,先命宫娥数千,升楼迎侍。当时的盛况有如许记载:微风从东边阵阵吹来,宫娥美女的衣服被风吹起,露出肩膀。皇帝看到这些,更加色迷迷的,便下令建造迷楼,选择天下的美女充实其中,让美女们穿着轻罗单裳,倚着朱栏眺望,飘若仙子。又在迷楼四角烧上名香,烟气迷蒙,像朝雾不散,称为神仙仙境。楼上张四宝帐,每顶宝帐各取异名。一叫夜酣香,一叫散春愁,一叫醉忘归,一叫延秋月。各房各帐处妆奁寝衣被帐等形状色泽各异。炀帝自达广陵,殿御女也一同带到广陵。炀帝命建月观行宫。此后,绛仙等留居行宫,不得亲侍寝殿。一郎将自瓜州宣事回宫以后,进献一器合欢水果。炀帝大喜,命小黄门带一只合欢果驰骑行宫,赐赏吴绛仙。绛仙展开一看,合欢果经长途跋涉,已经解散。绛仙便附上红笺小简,赋诗一首献给炀帝:
驿骑传只果,君王宠念深。
宁知辞帝里,无复合欢心。
炀帝看诗以后心中不高兴,对黄门说:“绛仙怎么有这么深的怨气?”黄门大惧,跪拜着说:“因为马跑得快,马上很震动,到月观后,合欢果散开了,没连在一起。”炀帝深情款款地说:“绛仙不仅长得漂亮,诗还写得很好,不比左贵嫔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