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次民族的大迁徙。所以,后人多说我们的祖先来自山西的洪桐县一带的大槐树,就是这个原因。如果你去山西旅游,导游会问你的左脚的小脚指甲有无分岔?据说有分岔的人,都是从山西迁徙出去的。汉人小脚拇指的指甲盖,通常分裂为两半。不过两半不成比例,一半大得多,一半很少,不注意是很难发现的,而且男左女右。异民族的脚趾的小拇指头,则是完整光滑的一块。
所以民间留传下来的是只有福建的客家人,西藏人,朝鲜人,日本人,越南人、新加坡华人,菲律宾华人,马来西亚华人才是炎黄子孙的后裔。他们的语言接近的就是我们现代人根本听不懂的古汉语。
四夷之为中国患也,久矣,北狄尤甚焉。种落实繁,迭雄边塞,年代遐邈,非一时也。五帝之世,则有獯鬻焉;其在三代,周则猃狁焉;逮乎两汉,则匈奴焉;当涂、典午,则乌丸、鲜卑焉;后魏及周,则蠕蠕、突厥。此其酋豪相继,互为君长者也。皆以畜牧为业,侵抄为资,倏来忽往,云飞鸟集。智谋之士,议和亲于庙堂之上;折冲之臣,论奋击于塞垣之下。然事无恒规,权无定势,亲疏因其强弱,服叛在其盛衰,衰则款塞顿颡,盛则率兵寇掠。屈伸异态。强弱相反。正朔所不及,冠带所不加。唯利是视,不顾盟誓,至于莫相救护,骄黠凭陵。和亲结约之谋,行师用兵之事,前史论之备矣,故不详而究焉。(北史)
朝鲜人的为什么是炎黄子孙的后裔?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中,也都有记载。《尚书大传》:"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为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始有朝鲜一词。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祀来朝。"显然,这里说明了朝鲜的由来。秦始皇灭燕,燕国人逃到了朝鲜。汉朝时,华北人民为了躲避匈奴的战争和徭役,去的也不少。
日本人为什么是炎黄子孙的后裔?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周厉王无后,周厉王弟弟的两支后裔,一支让晋国给灭掉了,一支去了日本。
越南、新加坡华人,菲律宾华人,马来西亚华人为什么是炎黄子孙的后裔?。这是因为元朝初年的蒙古兵南下的大屠杀,汉民族有了一次大规模的向东南亚的外迁。
也没有必要争论谁是华夏正统不正统的,伏羲氏,三皇之一,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将中国社会带入父系氏族社会的人,因此伏羲是父系氏族社会初期的领袖。他属于东夷族。
神农氏,三皇之一,如果神农就是炎帝的这种说法成立,那么神农即炎帝属于东夷族。
黄帝,五帝之一,属于西戎族。他的臣民早先大部分属于西戎族。
可见,华夏民族本身就来自东夷西戎,再把东夷西戎看成是蛮族只能是嘲笑自己。人口问题,孔夫子说过:"入华夏则华夏,入夷狄则夷狄。"入地随俗。
这些真正的历史之迷,历代统治者都是避而不谈的,教科书上也是很少能看到的。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少数民族都是由这五部分演化而来的
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东胡: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
乌桓:被曹魏消灭
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
柔然: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
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
蒙古:为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
突厥: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人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